病情分析: 肾虚多为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而应慢慢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通经活络,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才能真正加强腰部肌肉,恢复腰部肌肉,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
这样可有效的治疗肾虚。医学证明,肾脏在脚部都有固定的反射区,长期坚持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益精补肾,达到调节全身器官功能、缓解疲劳、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适合肾虚、肾炎、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患者的长期自我康复锻炼。也适合长期运动不足和脑力劳动者,坐着不耽误锻炼,带动全身运动,有效减少久坐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缓解身体和精神疲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意见建议:适当运动可延缓衰老,但强度不宜太大,应选能力所及的运动项目,以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血淤、气损等情况。散步、慢跑、快步走,或在鹅卵石上赤足适当行走,都会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虚有辅助治疗作用。
运动防治 ⒈ 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 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 的根部, 然后屈曲其余四指, 稍稍用力, 将大拇指握牢。
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 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进行。 ⒉ 提踵颠足。提踵时五趾抓地, 两腿并拢,提肛收腹, 肩向下沉, 立项竖脊,百会上领;
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 先缓缓下落一半, 而后轻震地面。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 轻震地面还可以带动五脏六腑。
⒊ 用脚后跟健走。迈开大步, 脚后跟先着地, 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 后脚脚尖踮起。
脚后跟先着地, 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 穴位, 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⒋ 摩肾腧。并腿坐于床沿,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
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 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 ⒌ 三元式站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
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
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 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⒍ 热水泡脚。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 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 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
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不能太热, 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以15-30 分钟为宜。 ⒎ 深呼吸。
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 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循环再做。
运动治疗仅起辅助左右,不能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