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的功能衰弱。病发原因: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乎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
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一)主症: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二)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
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三)证情分析:肺气亏损,宗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故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
动则耗气,而喘息更甚;肺气不足,水液失于正常输布,聚而成为清稀痰液,气虚不能运血上荣,故面色淡白或咣白。气虚则神疲乏力,声音低怯,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易于感冒。
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均为气虚之证(四)本证的发展与影响: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复受外邪侵袭,则可致气虚外感之证。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可成心肺气虚证。
肺气根于肾,肺虚日久,影响及肾,则成肾不纳气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