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酒精依赖患者,多在青壮年时期饮酒量呈逐渐加大趋势,也就是说对酒的耐受性逐渐增加。耐受性是指需通过加大饮酒量,才能达到原来的药理效果。
耐受性在青壮年达到最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对酒的耐受性下降。如一患者在40岁以前,每天饮酒量需750克左右,才能达到醉酒状态,而到了50岁以后,每天饮酒约400克左右便酩酊大醉,致使饮酒量再也达不到原来的水平,也就是说此患者对酒的耐受性下降。
如停止饮酒或血内酒精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时便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四肢及躯干震颤、情绪激动、恶心、呕吐和出汗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错觉、幻觉、癫痫发作、震颤性谵妄。
若饮酒,这些症状则可消失。为避免戒断症状,有些酒精依赖者早晨醒来就要喝酒,甚至白天携带酒瓶,随时饮酒。到正规医院治疗,收费合理。
意见建议:强化纵酒多年后,一旦中断饮酒,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一般分为早期戒断症状和后期戒断症状。最早出现的常见症状:焦虑不安、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出汗,以及手、脚、躯干的震颤,这些症状一般发生于停酒后78小时。
继而出现一些感知异常,如视物变形、幻视、幻听等。约在48小时以后常出现意识障碍和激动不安。戒酒7296小时为酒精依赖的后期戒断症状,往往出现震颤谵妄,常伴随出现发热、出汗、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肝功能异常、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一般讲,戒断症状轻者病情延续34天,深睡后症状解除,重者可持续1周以上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