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jaundice)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增高,使皮肤,巩膜,粘膜等被染成黄色的一种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在1.0毫克%以下,当超过2毫克%时,临床上出现黄疸.若血胆红素的浓度已超过正常范围,而临床上未表现出黄疸,称为隐性黄疸. .
1.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jaundice)是由于感染或中毒,使肝细胞受损害(肝窦面肝细胞膜微突减少,内质网减少,变得稀疏和空泡形成,线粒体肿胀,基质混浊,内嵴呈灶性消失,毛细胆管微绒毛减少,变平,不规则),肝细胞对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胆红素的形成和肝胆汁的分泌发生了一系列障碍而引起的黄疸.其胆色素代谢变化比较复杂,主要变化是(表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