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蹭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蹭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蹭.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目前,各大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胸移植手术.糖尿病足,早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已有记载,<黄帝内经>记载膏梁厚味,足生大疔.现代医学于1956年首先使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认为该病是由于糖尿病血管蹭而使肢端缺血和神经蹭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全身疾病,它既有糖尿病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有肢端溃烂,感染等外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一),西医常见的治疗方法1,西方医学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已有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以药物干预,搭桥,干细胞治疗,截肢等临床治疗方法.其中常见的药物疗法有如下几种:(1)前列腺素E1前列腺素E1(PGIE1)能扩张蹭部位小动脉,微动脉,增加缺血区域血液供应,抑制血绣聚集,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效地改善微循环.静脉途径给药时多在肺循环被灭活,且对血管刺激性较强.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PGIE1(凯时)具有很好的靶向性,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痉挛和有斑块的动脉.另外,PGIE1还有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功能(2)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压宁定,订地尔等主要扩张小动脉,对于痉挛的血管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足患者(3)己酮可可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甲基黄嘌呤衍生物,有扩张周围血管作用.最近发现还有改变血液黏稠度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对粒细胞的刺激作用,从而可减少粒细胞激活对内皮细胞的损伤,适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管狭窄(4)抗血绣聚集药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黏滞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很多患者在出现糖尿病足之前就已发生心脑血管疾患,因此应及时给予抗血绣聚集药,抗凝药和溶栓药物治疗(5)低分子肝素为普通肝素裂解出的一组低分子碎片,其抗凝血酶作用较弱,而抗因子Xa作用较强,出血并发症少.由于低分子肝素去除了血绣结合点,血绣减少发生率较普通肝素降低.对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小,皮下吸收率高,半衰期长,促纤溶活性更高.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安全,容易检测,可用于糖尿病足下肢血栓病(6)水蛭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有力的凝血酶抑制剂.初步观察结果表明水蛭素引起的出血轻,且极少引起血绣减少(7)溶栓剂尿激酶,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均可用于糖尿病足动脉血栓的治疗.其中尿激酶可同时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所以选择性不强,且在血循环中可以很快被纤维蛋白原激活物抑制物所灭活,因此临床要求剂量大,股动脉直接注射可使糖尿病足下肢供血好转,破溃组织面积减小,促进足部溃疡愈合(8)抗氧化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常用普罗布考,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如果配合他汀类降脂药使用,会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9)干细胞移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认识到缺血造成的一切后果可通过侧支循环的建立(arteriogenesis)和血管的新生(angiogenesis)得到代偿.骨髓中存在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在下肢缺血部位生成新的血管.干细胞移植血管再生技术又称为细胞性血管搭桥术,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干细胞移植方法分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两种.目前国内外有多家医院成功地应用这项移植技术使一些糖尿病足患者获得了康复,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管再生技术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手段(10)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应用超声波在血管内直接消融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使发生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对糖尿病所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超声消融血栓的机制有空穴作用,机械破碎作用和间接助溶作用.目前认为空穴的破裂机制在超声消融术中起重要作用,其敏感性与组织的弹性呈反比,粥样硬化斑块,血栓等属于非弹性物质,对超声消融有很高的敏感性.而正常的动脉壁有丰富的胶原质和弹性成分,对超声消融缺少敏感性可根据血管造影结果确定超声消融手术方案,经股动脉将导管送至病灶部位,使狭窄或闭塞的动脉血管通畅,有效改善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状态.2,截肢因为感染和控制血糖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条件,糖尿病足深部溃疡多合并严重感染,给全身带来感染威胁,因此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既往多主张实行高位截肢治疗,一般在感染部以上10公分处截肢;截肢并不是必须的,也不是越早越好;只有在严重坏疽界限清楚后才需进行截肢.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应及时予以截肢,截肢部位要精确估计,局部循环应作出选择,确保良好的循环高度(二),中医疗法近几年,中医这几年在治疗糖尿病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不截肢,保护腿为核心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糖尿病足中医疗法在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病理方面获得了巨大突破,对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1)糖尿病足中药疗法:以中医温阳益气活血理论为治病依据,并配伍了具有温补药性的菌类中药进行治疗.此疗法可以在患者肢端未完全坏死的情况下,免除截肢致残的不良后果,而且治疗费用低,成功率高,治愈后不易复发,远期疗效好(2)中药制剂藏红油,川芎嗪,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疏血通等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足均有一定疗效,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3)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1.中药降糖作用的药理学机制1.1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过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子把葡萄糖运入细胞内进行氧化代谢,是维持血糖正常的重要激素,其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将导致糖尿病.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1.1.1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胡芦巴乙醇提取物引起大鼠胰岛素浓度增加的实验提示其机理是由于对β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胡芦巴提取物中存在能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物质:4-羟基异亮氨酸,其主要作用于β细胞膜的K通道.1.1.2通过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生地,黄连水煎液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胰岛素内分泌细胞明显肿胀,胞浆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紊乱不均,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变性,核大小不等;而生地,黄连大剂量组小鼠的胰岛内分泌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接近正常,肿胀减少,空泡变性减少,分泌细胞较模型组增加,提示其主要通过保护,修复胰岛内分泌细胞而增加血清胰岛素浓度.1.1.3防止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1.1.4降低胰升糖素,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3.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溃烂的药理学机制3.1采用藏红花等提取物制成的愈溃生迹健油,脉溃康进行广谱消炎杀菌3.2采用芸薹子,海鳔蛸等提取神经营养物质,对患处进行神经营养改善3.3通过将神经营养因子,养血活血因子,原生生物肽活性因子以及绿色血液的乌贼体内的骨毒抗原,血毒抗原有机结合,导入患部组织及高位肢体,在抗菌消炎,解毒通络的同时激活已处于假死状态(休眠)的组织细胞并促其再生3.4达到营养神经,养血活血,之后解毒去腐,进而恢复神经知觉功能,血管血液流畅,营养供应正常恢复四肢机体功能或者生肌愈合的目的(4)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近年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大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部颁标准>中已收载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有:愈溃生迹健油,消渴灵片,渴乐宁(胶囊),金芪降糖片,玉液消渴冲剂,养阴降糖片,降糖甲片,降糖舒胶囊,消渴降糖片,降糖胶囊,消渴降糖胶囊,消渴丸等.近年来新的中药制剂在药效学,临床研究上均取得一定成果.生活护理:1,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任何溃疡和坏疽都有潜在的感染问题,感染创面不易愈合,故首先要预防和控制感染(1)局部创面处理:主要是保证溃疡创面充分引流和创面清洁.瘀滞性溃疡的创面每日可用3%硼酸或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分泌物减少后改用生理盐水纱布换药,直至创面肉芽新鲜为止.湿敷法是利用细孔纱布用所需药液浸湿,略加挤压后以不滴药液为度,表层敷料应超过伤口边缘3~5cm,以防止细菌污染伤口,根据创面情况应定时更换.干性坏疽只需用碘酒,酒精消毒,而后用无菌干敷料保护,以防止继发感染.各种处理都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不要以为反正是感染伤口而忽视无菌操作,致使感染反复加重(2)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伤口感染较重,全身抵抗力较差者,可遵医嘱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3)注意外部环境:.证病室环境,床单及病人皮肤的清洁.溃疡创面周围的皮肤可用温水,中性肥皂轻柔地清洗,而后用棉球拭干.应避免挤压伤口和损伤患周皮肤.2,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口愈合溃疡创面只要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无感染和坏死,敷料无刺激性且湿润,透气,肉芽组织就会迅速生长,加速创口的愈合(1)重视局部治疗和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坏死期创面局部处理非常重要,这对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和保存肢体均有重要的关系,故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及时清除溃疡创面的坏死组织.我们经常采用蚕食法:即换药时将坏死组织分期分批进行清除.具体方法是:远端坏死组织先清除,近端的后清除;疏松的坏死组织先清除,牢固的后清除;软组织先清除,死骨后清除;炎症完全消退或控制,坏死组织与降组织分界明显形成后再做彻底清除,但应注意局部的血液供应状况(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患部受压,卧时注意勤翻身,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必要时使用支被架.因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溃疡,指导患者做患肢运动练习,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的有效方法.作法是:患者仰卧,先抬高患肢至45°,维持1~2min,然后坐起垂足于床边2~5min,并做踝足部旋转和伸屈活动10余次,再仰卧床上休息2min.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溃疡,卧床时抬高患肢,并可在床上做踝关节背屈,旋转和小腿屈伸运动,以发挥下肢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可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3)合理饮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贫血者,轻症可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重症,应间断输血,口服硫酸锌,可为伤口提供所需的微量元素锌.研究资料证实,周围血管病患者,血液多呈高凝,高粘滞状态,因此,应限制高脂饮食,提倡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少食辛辣炙,膏粱厚味,饮食坚持清淡原则.3,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溃疡复发的关键周围血管病性足部溃疡及坏疽,临床为慢性过程,具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原发病为本,足部溃疡及坏疽为标.溃疡及坏疽取得疗效的过程原发病也得到了改善,但溃疡及坏疽愈合不等于根治了原发病.因此,根据治藏求于本和标本兼顾的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溃疡及坏疽复发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中西医结合辨叉证施治,整体综合治疗与调护是治疗此类疾患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