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大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与自发性基因突变有关,好发于青年,一般15~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为明显.病因不详,与肠壁的先天缺损,慢性刺激,慢性炎症如慢性溃疡性大肠炎,血吸虫病感染或痢疾有关.肠内布满息肉状腺瘤,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统计表明有40%~50%的病例可转变为腺癌.此病的严重性在于癌变,而且癌变常不限于一处,为多中心.灌肠疗法具有便于施药,吸收快,起效速,生物利用度高,用药安全,方法简便,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为了确保药物疗效,护士应耐心,细致,插管动作轻柔,药液温度适宜,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疼痛,出血等并发症.注意观察病人,给予相应的降指导,保证药液充分作用于患处,达到应有疗效.内服中药应注意按时按量,确保药物疗效.该病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理解和关爱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解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心情舒畅可以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药物疗效.在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以免助湿产热.饮食以高蛋白,高营养,清淡富含粗纤维食物为原则.如果体质较弱,可加莲子,薏米,山药煮粥进食,以健脾,增加肠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用药的同时,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给予停药,饮食调整,对症治疗,消毒餐具等处理.降教育对病人来讲非常重要,要让病人了解该病的治疗方法,饮食原则,内服,灌肠中药的注意事项,康复知识,观察要点,并将主要症状在用药前后的对比详细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方剂或对症处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用于家族性大肠息肉病的中药治疗,能够增加药物疗效,调动病人的身心积极性,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以上是对大肠息肉复发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