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纵隔冷刀分离术 概述 子宫纵隔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仅次于免疫性原因。北京新景安太医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王红主任医师2005年度发明了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纵隔冷刀分离术。
她是在腹腔镜监护下,在宫腔镜直视下用冷剪将“纵隔”横向剪开,子宫的横径会立刻缩短,鞍形消失,放球囊,置蛋白凝胶防粘连。
经治500多例,术后造影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达90%以上。再孕成功分娩率95%以上 传统宫腔镜治疗的缺陷 子宫纵隔是先天发育中,双副中肾管融合中受阻所致。
应属于宫腔先天分离不全范畴。一般无症状,也不影响妊娠,但可导致胎停育、反复自然流产。传统治疗的术式是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后放环,并且用人工周期防止粘连。
不足之处在于:本来“纵隔”并不是多出来的组织,那么切除后就会导致子宫组织的缺失和粘连,双宫角内移,行成“斗鸡眼,术后失败率达50%,部分患者甚至从反复自然流产变成了不孕症。
人工周期和放环起不到防止粘连的作用 创新点 1、重新认识子宫纵隔的组织来源和形成原因:纵隔为腔内的凸起部分,是原来融合后未分离的结缔组织。
受精卵进入宫腔易挂在凸起的部分而着床。由于结缔组织血管较少,胚胎易因血运差而枯萎流产 2、腹腔镜监护下,在宫腔镜直视下用冷剪将“纵隔”横向剪开,子宫的横径会立刻缩短,鞍形消失,放球囊,置蛋白凝胶防粘连 3、摒弃人工周期促进内膜修复防止粘连的做法,原因是雌激素升高只能促进内膜的功能层增生,对基底层的促进作用不大,术中切开已经超过基底层。
大量的外源雌激素进入,将生理状态调为内分泌失调的病理状态,弊大于利 技术创新性质和学术价值 该术式在子宫纵隔性反复自然流产治疗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未见相同报道。
经临床验证,此术式安全、有效,术后妊娠成功率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社会节省医疗支出:15亿人口中女性占7.5亿,育龄女性1/3,是2.5亿;
按1%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计算,是250万;其中20%是因为子宫纵隔原因导致,是50万;其中1/3患者采用此术式,是16万;
按每人减少2次自然流产计算(1万/次),年节省医疗经费支出人民币将达到约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