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外,术后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妥善认真的伤口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之后,病人要努力配合医护人员,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1)保持术后的良好体位.手术后,一般中,小手术的病人即送回原来的病室,而大手术或危重手术病人,则送到术后病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全身麻醉的病人,此时尚未清醒,应平卧,不垫枕头,头偏向一侧,以防唾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的病人,术后要平卧6~12小时,以防术后头痛的发生.颈,胸,腹部手术之后,多采入坐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的病人,要睡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的病人,须抬高手术的肢体或进行牵引.(2)协助医护人员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有自我感觉不适,发热和心跳快等,应向医生,护士报告.这里要告诉您一点常识,术后3~5天内,体温常在38℃左右,这是必然的,叫术后反应热,或吸收热,对此不必紧张.(3)加强饮食配合.手术后要加强营养,以利于身体康复.一般的手术,术后即可进食,腹部手术的病人,要待肠蠕动恢复,产生虚恭(即放屁)后,方可进液状流食;
胃肠手术的病人,先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应禁食,停止胃肠减压后才能进流食,以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大手术或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有短期消化功能减退,不想吃饭,甚至恶心,呕吐,可以要求输液.严重时,医生会插胃管,通过胃管注入流食.(4)协助医护人员严格术后的伤口管理.不要乱动,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更不能用手去触摸或用水清洗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如自己不小心弄湿或污染了纱布,应请求医生护士给予更换,以防切口感染化脓.如发现伤口周围红肿或有血水流出,应及时告诉医生护士,争取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5)术后要早期活动.根据手术的大小和术后的病情,在经过医生准许的条件下,争取早期下床活动.这对于增加呼吸深度,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胃肠功能,增进食欲,都十分有利;
对于防止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如腹部手术,一般术后2~3天就应该适当下床活动或作床上活动,以防止腹胀和肠粘连.痰多的病人,应多翻身,并用手压住伤口,协助咳嗽排痰,以防肺部感染.肥胖病人应多活动四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6)掌握拆线的最佳时间.术后切口的拆线时间,要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手术,于术后5~7天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手术的拆线时间适当延长;上腹,胸,背及臀部术后7~9天拆线;四肢术后10~12天拆线,关节及其附近的手术,于术后14天拆线较为适宜;
全层皮肤移植术,应于术后12~14天拆线;年老,体弱,贫血或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7)其他注意事项.有的病人手术后不习惯卧床秀,或因腰麻后排尿反射障碍,解不出秀.因此,对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术前就应练习卧床秀.如果病情充许,可协助病人坐起,跪着或站着排尿,还可以采取腹部热敷,扎银针等办法协助排尿.如果上述措施无效,术后8~12小时仍不能排出秀,应请求导尿.对术后身上所带的各种导管,要注意保持其通畅,防止导管折叠,堵塞或脱落.术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门诊手术的病人,术后要在门诊休息片刻,并向医生问明复诊,换药和拆线时间,按时去医院复诊并接受处置.出院后,如发现拆线后的术口崩裂,出血或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