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系指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国内外研究均已证实,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内各种胶原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以Ⅰ,Ⅲ型胶原沉积增多为主.晚期肝硬化以Ⅰ型增多为主,早期以Ⅲ型为主,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Ⅰ/Ⅲ型胶原比率由1增至1.59,Ⅰ型胶原纤维增多,参与结缔组织的形成,其可逆性强,主要见于晚期肝硬化.由于早期肝硬化在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故处于亚临床的病理变化阶段,但有部分病人可有如下表现(1)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少数病人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2)慢性消化不良症状: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3)体征:少数病人可见蜘蛛痣,肝脏轻度到中度肿大,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无压痛.脾脏可正常或轻度肿大.上述临床表现常易与原有慢性肝病相混淆或不引起病人的重视.(一)【辨证】肝脾血瘀,水湿内困【治法】疏肝理脾,行气活血【方名】舒肝饮【组成】鳖甲16克,丹参13克,茯苓13克,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郁金9克,青皮6克,枳壳7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李聪甫方(二)【辨证】肝气虚,脾阳弱,气血两亏【治法】温阳补气养血【方名】补肝汤【组成】附子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柴国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