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首页
>
儿内科
>
儿科综合
问
患者提问
宝宝呛奶而且从鼻孔里出来啦
宝宝呛奶而且从鼻孔里出来啦!怎么回事,这两天都是想,一吃奶就呛
提问时间:2020-06-01 07:06
答
医生回答
董孟
主治医师
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内科
你好宝宝家长,不知道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吃奶粉?如果说吃奶粉的话,有可能是奶瓶嘴有点太大,建议更换奶嘴儿,然后喂奶后竖抱起宝宝15到20分钟,拍背至打嗝,头偏向一侧卧位。
相关问答
热门
新生儿肺炎症状初期症状
呼吸次数增加是3岁以下婴幼儿肺炎的特征性标志。观察呼吸次数,必须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这样才准确。家庭早期判断婴幼儿肺炎的简单标准:轻度肺炎,患儿咳嗽、气急;呼吸频率加快,小于2个月的孩子在每分钟50次以上,2~12个月每分钟40~50次,一周岁以后大于40次/分;有喘鸣。后两项中具有一项即可判定为肺炎。重症肺炎,患儿咳嗽频繁,进食减少;呼吸频率增快,小于2个月的孩子在每分钟60次以上,2~12个月大于或等于50次/分,一周岁以后大于或等于40次/分;胸廓凹陷,鼻翼扇动,口唇或舌部呈紫绀色。
速看
小孩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手足口病的病因多于不干净引起,其次是传染,病从口入,平时注意孩子口手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吃东西时和饭前饭后,一定要做到勤洗手,指甲不宜过长,否则细菌容易残留指甲内不好清洗。平时要吃一些帮助提高抵抗力的食物,也要适当的补充一些合生元益生菌,能起到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速看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孕妇患有甲亢,在孕期服用了过量的抗甲状腺药物,引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也有可能是胎儿先天性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或者异位甲状腺。这些原因都可能引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如果发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要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对胎儿以及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如果不及时补充,有可能引起患儿智力低下和身材的矮小,称为呆小症。
速看
新生宝宝长湿疹怎么办
你好,根据你描述小孩湿疹考虑是皮肤过敏造成了这湿疹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抗过敏的药物治疗才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 可以用湿研堂湿疹膏进行治疗的应注意饮食,少吃甜食、海鲜、动物性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平日多饮水,保持良好的胃肠功能。希望能帮助你,谢谢
速看
婴儿肠胀气的症状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我发现刚出生的孩子有点肠胀气,这个新生儿要是肠胀气怎么办呢?婴儿肠胀气的症状怎么样啊?宝宝吃饱了,不拉不尿,却莫名其妙的哭闹,身体还扭来就去,小脸有时候还憋通红,有时候身体用力还会翘起双腿。宝宝有上面的表现,那他多半是肠胀气引起肠绞痛。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并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详细情况,到当地医院儿科咨询一下。
速看
新生儿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你好,新生儿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如复杂青紫型先心病和大分流性心血管畸形、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围产期窒息后心肌损害、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心律失常等。新生儿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如复杂青紫型先心病和大分流性心血管畸形、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围产期窒息后心肌损害、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心律失常等。
速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治愈吗?
你好,你妹妹的孩子刚刚出生,表现为呼吸缓慢,如果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话,考虑应该与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关系。所以孩子出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经过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主要还是要看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如何。
速看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退后会复发吗?
您好,蓝光照射只是将皮肤的黄褪去了,体内的黄还没有彻底清除,所以蓝光照射后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才行的。从您的黄疸值升高来看,也是还没有完全治愈。建议您还应该看儿科,应用治疗黄疸的药物进行治疗,待得到彻底改善后才能算是彻底治愈。
速看
新生儿血常规检查什么?
血常规是体检中很常见的,最基础的一项检查,但是进行血常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对于新生儿来说,进行血常规检查,具体检查的可以包括: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还有白细胞等,可以随时发现新生儿身体存在的异常。
速看
唐氏综合症是怎么引起的
唐氏综合症平均发病率为1/600,而高龄产妇孕育的婴儿,发病率高5倍以上。男性患者多为不育,但女性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机会可高至1/2。此外,5%患者属易位型,这类遗传性颇高,与母亲年纪无关,亦可以无任何家族史、故患者必须接受染色体确诊及捡查有没有易位。在怀孕初期脸检验胎儿织绒毛或羊水内细胞,辅出超音波扫描器看胎选的头及手脚,可以确断胎儿有否患上唐氏综合症,从而由家长决定是否需要人工流产。预防的办法是做好产前筛查必要时产前诊断,然后终止妊娠防止这类孩子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