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以中老年男性发灿多的大、中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玻本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并高密度脂蛋白低下、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
中医药治疗: ①阴寒血凝(初期,肢体怕冷,趾温低,触之发凉,遇冷疼痛,夜间痛重,皮肤苍白,行走沉重麻木,易疲劳,有间歇跛行,舌暗或有淤斑、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阳通脉活血。方药:桂枝15克、川草乌各6克、当归Io克、甘参20克、赤芍30克、黄芪30克、白芥予10克、炮甲片15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细辛6克。
②阴虚化热(中期:患肢疼痛及跛行加重,趾端或足破溃,局部红肿,发热,久不愈合,脓稠浊,秽臭,心烦失眠,舌红暗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清热。 方药:生熟地各10克、当归20克、元参20克、牛膝,0克、甘草10克、金银花40克、龟板(先煎)30克、夏枯草20克、生薏米30克、益母草20克。
③温热蕴毒(中期:破溃不愈,患肢肿痛持续不解,局部红紫,有灼热感,脓黄稠腥臭,伴见恶寒发热,头痛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抬法:清热解毒利湿。方药:金银花40克、蒲公英40克、地丁30克、天葵子30克、夏枯草20克、苍白术各15克、黄柏15克、牛膝10克、木通10克、野菊花20克、车前草15克。
④正虚邪陷(后期;身体消瘦,精神疲惫,患肢肌肉萎缩或干枯状,皮肤干燥而带鳞屑,毛发及指甲生长差,溃烂深陷难愈,脓稀少,甚则骨外露,舌淡暗,脉沉细或弱。
治法:温阳通脉,补益气血。方药:鹿角胶(烊化)15克、炙附子10克、熟地15克、麻黄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炮姜6克、白芥子10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赤白芍15克、黄芪30克。
以上是对“双下肢轻度动脉硬化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