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首页
>
感染科
>
肝病科
问
患者提问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喝红酒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喝红酒吗?听说喝红酒对身体有好处?
提问时间:2020-02-12 14:01
答
医生回答
李敏然
副主任医师
三甲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科
酒最好是不要喝,喝酒会对肝脏有损伤。乙肝病毒携带者最重要就是保持肝功能正常,所以最好是不要喝酒,红酒也尽量少喝。
相关问答
热门
膝关节怕风、怕凉,关节炎、如何治疗?
你的情况建议贴能够使关节发热的膏药,最好比平时人穿的要厚些尤其是下身。这样会好些。
速看
乙肝高敏hbv从100多上升到1220需要做肝穿刺
你好,你乙肝高敏hbv从100多上升到1220只能说明你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增加,乙肝进入活动期是不是需要做肝穿刺要看看有没有异常变化,如肝脏内部结构有没有异常,有没有迹象发生了癌变或者肝坏死等情况。以上是对“乙肝高敏hbv从100多上升到1220需要做肝穿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速看
舒肝止痛丸有什么功效,适合什么人群用?
你好,舒肝止痛丸适宜人群: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腕腹疼痛患者。作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肋胀满,呕吐酸水,腕腹疼痛。口服,一次44.5克(1袋,一日2次。希望能帮到你。
速看
乙肝大三阳dna7次方用治疗吗?
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乙肝大三阳通常是急慢性肝炎的血清免疫学改变,且肝功能与乙肝病毒DNA定量均为异常,是乙肝病毒大量复制现象。建议及时服药,可以选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等,直至二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且稳定三个月以上,方可考虑停药观察,并定期复查。
速看
丙肝能治好吗
你需要做丙肝抗体检查、肝功能检查、病毒定量检查以及肝脏B超检查来明确。丙肝没有疫苗,相对来说丙肝患者比较多,而且丙肝传染性也非常强,会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丙肝患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治疗丙肝的药物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是保肝护肝、抗病毒药物,对肝脏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副作用大,不能清除肝脏内的病毒,所以丙肝患者不要乱服药、多用药,而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最新治肝方法,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康复的。
速看
乙肝大三阳,服用恩替卡韦已两年未停药,现在是一五阳,DNA阴性,肝功正常,能
你的问题是一个常见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的确停药有复发的风险,如何决定要全面分析你的具体情况,希望你能亲自到门诊,详细谈谈。
速看
乙肝DNA定量测定说明我的问题严重吗?
你好你的检查结果病毒的含量是有些高的是可以造成肝细胞的损害的。不知道你现在的肝功怎么样、以及你的乙肝的病史指导意见为了你的健康考虑的话那么还是建议你使用些抗病毒药物积极治疗的可以干扰素或者是核苷类似物积极治疗疗程一般是一年以上的
速看
我吧以前得过一次腮腺炎然后就引起了睾丸炎现在睾丸一个大一个小
你好,你的情况考虑为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可能,可以做尿常规检查帮助诊断。
速看
请问什么是包虫病
包虫病(hydatiddisease)是人类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故又称棘球蚴玻本病几乎遍布全世界,在我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及四川西部等畜牧地区为常见的寄生虫玻在人类绦虫病中,本病的危害最为严重。寄生于人体的幼虫有细粒棘绦虫及泡状(或多房)棘球绦虫两种,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玻在我国,以前者更为常见。一、细粒棘球蚴病病因及感染途径细粒棘球绦虫是绦虫类最细小的一种,其成虫主要寄生在狗的小肠内,狗是最重要的终宿主和传染源,亦寄生于狼等其他肉食动物。细粒棘球绦虫的虫体长2~7mm,雌雄同体,由一个头节和三个体节(即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头节顶有顶突及大小两圈小钩,并有四个吸盘。孕节内含有感染性的虫卵。被孕节或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中间宿主如羊、牛、猪、家兔、骆驼等家畜及人食入后,即在胃或十二指肠内孵化,六钩蚴脱壳而出,先附着于小肠粘膜,再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经门静脉到达肝,故肝包虫病最多见。少部分可通过肝经右心到肺,极少数可通过肺循环而到达全身其他器官。但六钩蚴也可从肠壁侵入淋巴管,经胸导管直接进入血流而至全身各处。幼虫经过数月的发育,即成为囊状幼虫,称为棘球蚴或包虫囊。棘球蚴内含有很多原头蚴(头节),如果含棘球蚴的器官被狗、狼等吞食,其中的每一个原头蚴均能在小肠壁发育为成虫。以后陆续排出孕节和虫卵,造成污染和感染。病理变化棘球蚴主要引起肝蹭(占70%),其次为肺(占20%~30%)。肌肉、心、脾、肾、脑、骨、眼眶等更少见(10%)。近年来,肌肉的感染有增多趋势(1.4%~5.4%)。六钩蚴侵入组织后,可引起周围组织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多数六钩蚴会死去,仅少数存活发育成包虫囊。包虫囊生长极为缓慢,感染5个月后直径仅达1cm左右,约经5~20年可达到巨大程度,最大者可达50cm。包虫囊周围有类上皮细胞、异物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纤维母细胞增生,最终可形成纤维性包膜,也称为外囊。外囊的厚薄与囊肿形成的时间有关,一般约3~5mm,也可达1cm左右。↑虫囊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生发层,厚约22~25μm,由单层或多层的生发细胞构成,具有显著的繁殖能力。生发层细胞向内芽生,可在囊内壁形成无数小突起,渐变成单层小囊泡,即生发囊(图19-18)。生发囊脱落,即变子囊,其内壁又可生出5~30个原头蚴。子囊结构与母囊相同,还可再产生生发囊或孙囊。在较老的包虫囊内,子囊可多达数百个。生发层偶也向外芽生形成外生囊。壁外层为角皮层,内为生发层,并有生发囊形成,其内可见多数原头蚴↑虫囊壁的外层为角皮层,呈白色半透明状,如粉皮,厚约3~4mm,具有吸收营养物质及保护生发层作用。镜下为红染平行的板层状结构。包虫囊内含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液量由数百到数千毫升,甚至可多达2万毫升。囊液中所含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囊壁破裂后可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局部过敏性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果子囊破裂,大量头节混入囊内液体,在其中自由游动,即形成棘球蚴砂(或包虫砂)。棘球蚴可生存达40年之久甚至更长,但可因损伤、感染而退化死亡,此时母囊及子囊发生钙化,囊内液化被吸收浓缩变为胶泥样物,其中仍可见原头蚴。主要器官蹭及其后果1.肝包虫囊肿为包虫病中最常见者,多见于右叶,囊肿多为单个,位于膈面,向腹腔突出,也可为多个。肝包虫囊肿生长缓慢,逐渐增大可致周围肝细胞压迫性萎缩或变性,其外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一层纤维性外囊。肝内小胆管及血管也常因受压而移位,或被包入囊壁内。临床上巨大包虫囊大都位于肝,引起肝区肿大,待囊肿退化变性后,则囊肿随之变校肝包虫囊肿长大后其主要而常见的并发症为继发感染和囊肿破裂。继发感染主要由于被包入外囊中的小胆管破入包虫囊肿腔内引起,也可因外伤、穿刺及血道感染引起。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似肝脓肿,但症状较轻。肝包虫囊肿破裂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多由继发感染、外伤或穿刺引起,以破入腹腔的后果最为严重,此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而致患者死亡,还产生腹腔内继发性包虫囊肿。如子囊破入胆管或肝静脉内,可造成胆道阻塞及肺动脉栓塞。2.肺包虫囊肿肺包虫囊肿多见于右肺和下叶,通常为单个,多发者少见。囊肿多位于肺的周边区。由于肺组织疏松和血循丰富及胸腔负压吸引等影响,故肺包虫囊肿生长较快,可压迫周围肺组织,引起肺萎陷和纤维化。由于肺包虫囊肿的纤维外膜及包虫囊的角皮层较薄,故易破裂。破入支气管,则囊内容物和囊可被咳出而自行痊愈;大量囊液破入支气管时可引起窒息。少数病例可破入胸腔,引起包虫性胸膜炎。二、泡状棘球蚴病泡状棘球蚴踩较少见,主要侵犯肝。在我国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内蒙等地有病例报告。病因有感染途径泡状棘球绦虫的成虫与细粒棘球绦虫相似,但虫体较短(1.4~3.4mm),体节2~5节,偶为6节,吸盘及大小钩均较短小,头钩和睾丸数亦较少。泡球蚴不形成大囊泡,而成海绵状。囊泡生长较快;子囊为外生性,原头蚴数少,以上均与细粒棘球蚴不同。泡状棘球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孤,其次为狗、狼、猫等。中间宿主主要为鼠类,人类也可被虫卵感染,但并非适宜的中间宿主。蹭绝大多数泡状棘球囊肿见于肝,一般呈单个巨块型,有时为结节型,或两者兼有。泡球蚴囊泡常呈灰白色,质较硬,由无数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绵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囊泡内容物为豆腐渣样蚴体碎屑和小泡。陈旧病灶的中央因营养不佳常发生变性、坏死,或溶解呈胶冻状液体。如继发感染,可酷似脓肿。泡状囊肿外周无纤维包膜,向外芽生性子囊可以像癌肿一样向周围组织浸润,并可侵入血管或淋巴管,转移到肺、脑、脾、肾、肾上腺及心脏等处,甚至偶然可见于肝门淋巴结内,因此肉眼上易误诊为肝癌。镜下,在肝组织中散在大小不等的泡状蚴小囊泡,一般仅见角皮层,偶尔有单细胞性生发层,偶见原头蚴。囊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结核样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组织增生。囊泡间的肝组织常发生凝固性坏死。蹭周围肝组织常有肝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及淤胆现象。最后可导致肝硬变、黄疸、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及恶病质。切面上见由无数小囊泡集合而成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小囊泡,仅见角皮层而不见生发层,囊内无头节,囊泡间组织呈凝固性坏死肺泡球蚴病少见,多数由肝经血流迁徙而来,或由肝直接蔓延而来。泡状蚴穿出血管后,先在细支气管寄生,引起增生性炎及血管内膜炎。蹭也可呈肿块状,类似肿瘤。
速看
空气中的血液含有的乙肝病毒存活时间是多长
你好,1,乙肝病毒随着血液带入体外一般能存活两天以上,排泄物内存活时间更长一些。2,乙肝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于37℃下抗原性稳定,30~32℃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下保存20年以上仍有抗原性和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