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 什么分别是溶血性黄疸还是生理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则出现黄疸。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事实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2.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后510天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转运功能还不足 3.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新生儿血中胆红素增多而发生黄疸。由于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所以称为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4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4周消退。此外,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所以家长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