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引起膀胱积水的诱因有:饮酒、受凉、情绪激动、过劳、久坐、长途乘车、便秘,或服阿托品、颠茄酊、654—2、普鲁本辛及大量使用含麻黄素、萘甲唑啉的滴鼻剂等等,使α—受体兴奋,膀胱内口及后尿道收缩,尿路梗阻,而使尿液无法排出,膀胱充盈,下腹胀痛。
一旦发生膀胱积水家庭可先试用以下办法:利用条件反射。拧开厕所内的水管,让“哗哗”的流水声刺激其排尿中枢,诱导排尿反射;
同时呈蹲位,让尿道呈垂直状,有助于尿液排出。按摩与加压 将耻骨联合(即下腹部的骨突)与肚脐之间的距离分成5等份,在排尿时手指并拢按摩脐下3/5处(关元穴)及4/5处(中极穴),并逐渐地适当地加压,常可使排尿成功。
热敷 用热水袋或烤热的砖、炒热的砂子,用布包裹后置于耻骨联合上方进行热敷。或用粗食盐500克、小茴香100克,炒热后布包,热熨于脐下,可解除膀胱括约肌及尿道痉挛,使尿路通畅。
药浴 皂角60克,泽泻60克,生大黄50克,带须大葱两根,加水2000毫升,水煎20分钟,趁热熏蒸下腹部及会阴部。
待药液温度降至40℃时,再行坐浴,直到尿液排出、排尽。外敷 取独头蒜2至3枚,芒硝100克,葱白5根,冰片1克,共捣烂为糊状,敷于脐下“膀胱区,外用纱布块包扎固定;
或取蜗牛20个,冰片1克,捣烂如泥,敷于“关元穴”(脐下3/5处。)灌肠 如因便秘所致,可取10克肥皂溶于1000亳升温水中。
在50亳升注射器接着处套上一节橡皮管,插入患者肛内12厘米,然后吸取肥皂液。推入700~800毫升,忍5分钟后再排便。
直肠排空后,可减轻后尿道梗阻,使尿液顺利排出。如无条件,亦可到医院购买开塞露或用泻叶泡茶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