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书籍中没有肝硬化的病名只有与肝硬化病相类似的症状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水胀》篇云:鼓胀何如歧伯日:腹胀身皆大大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对症状的描述颇为详细《难经.五十六难》谓: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发肌肤其症状的描述与肝硬化引起的脾脏肿大颇为吻合现代医学的肝硬化或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单腹胀水臌的范畴鼓胀一病多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相搏结而成本虚标实错综复杂之证.肝郁脾虚肾亏是病之本气滞血瘀水聚是病之标.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而致瘢积痞块脉络怒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则清浊不分水湿聚于腹中形成腹水发为鼓胀;裁累积肾脏气化无权则水浊雍结更甚使病入险境.气血水三者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病理上则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能化水水能化气.因此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仃是形成鼓症的三个重要环节。
在治疗肝硬化时首先要辨肝硬化是本虚标实之症.本虚又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但在临床上气虚中以脾气虚最为常见.因此健脾益气法应贯彻治疗肝硬化的始终肝硬化常用中成药:〃1)消症益肝片(2)乙肝扶正胶囊(3)至灵胶囊(4)云芝菌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