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首页
>
中医科
>
骨外科
问
患者提问
患上肌腱炎该咋治疗
是一个程序员,每天都要敲键盘。最近发现手指不适。到医院检查是肌腱炎。肌腱炎的患者应咋治?
提问时间:2020-05-12 17:36
答
医生回答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
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肌腱炎可采用手术治疗或者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可切开狭窄部分腱鞘,并行部分切除,使腱鞘不再挤压肌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医治疗:采用镇痛消炎、滋阴补肾的膏药外治,能够活血化瘀,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
相关问答
热门
跟腱断裂要怎么办
治疗跟腱断裂可以考虑石膏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石膏治疗:可应用屈膝跖屈位石膏,膝关节屈曲45°踝关节跖屈。可促使两跟腱断端相互靠近来促进跟腱断端愈合,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时间。或采用过膝关节的长腿支具,将膝关节限制于屈曲状态,而踝关节限制于跖屈状态,以最大程度降低跟腱张力;手术治疗:选择肌腱缝合术,是将邻近其他腱性组织进行的增加肌腱强度的技术,其选择视术中探查所见跟腱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术后需要积极的进行康复锻炼。
速看
患上跟腱断裂应该怎么样治
治疗跟腱断裂可以进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石膏治疗等。手术治疗:使用肌腱缝合术一般能缝合跟腱两侧断端,以缝线将跟腱断端固定使其达到充分牢固的接触,以后以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断端达到充分愈合;保守治疗:主要是让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位进行石膏固定4周,使跟腱断端接触,自行愈合。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扶拐行走,患肢绝对不能负重,也不能有小腿肌肉收缩的动作,以后再用支具固定4周,才能确保充分愈合。
速看
患了跟腱断裂要咋治
治疗跟腱断裂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石膏治疗等。保守治疗:主要是让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位进行石膏固定4周,使跟腱断端接触,自行愈合。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扶拐行走,患肢绝对不能负重,也不能有小腿肌肉收缩的动作,以后再用支具固定4周的时间,以确保充分愈合;手术治疗:使用肌腱缝合术一般能缝合跟腱两侧断端,以缝线将跟腱断端固定使其达到充分牢固的接触,术后以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断端达到充分愈合。
速看
患上跟腱断裂要怎样治
治疗跟腱断裂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石膏治疗等。保守治疗:主要是让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位进行石膏固定4周,使跟腱断端接触,自行愈合。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扶拐行走,患肢绝对不能负重,也不能有小腿肌肉收缩的动作,以后再用支具固定4周,能确保充分愈合;手术治疗:使用肌腱缝合术一般能缝合跟腱两侧断端,以缝线将跟腱断端固定使其达到充分牢固的接触,术后以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断端达到充分愈合。
速看
患跟腱断裂需要怎样治
治疗跟腱断裂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石膏治疗等。保守治疗:主要是让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位进行石膏固定4周,使跟腱断端接触,自行愈合。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扶拐行走,患肢绝对不能负重,也不能有小腿肌肉收缩的动作,以后再用支具固定4周,能确保充分愈合;手术治疗:使用肌腱缝合术一般能缝合跟腱两侧断端,以缝线将跟腱断端固定使其达到充分牢固的接触,术后以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断端达到充分愈合。
速看
患了跟腱断裂该如何治好
治疗跟腱断裂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石膏治疗等。保守治疗:主要是让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位进行石膏固定4周,使跟腱断端接触,自行愈合。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扶拐行走,患肢绝对不能负重,也不能有小腿肌肉收缩的动作,以后再用支具固定4周,以确保充分愈合;手术治疗:使用肌腱缝合术一般能缝合跟腱两侧断端,以缝线将跟腱断端固定使其达到充分牢固的接触,术后以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断端达到充分愈合。
速看
怎么治疗跟腱断裂才好
出现跟腱断裂应该采用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保守治疗可采取跖屈20-30°使用短腿石膏固定6周,远期功能疗效与手术相似,并发症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跟腱断裂主要常采用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治疗功能恢复快,运动恢复高。
速看
跟腱断裂怎么根治
常见跟腱断裂应该要做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保守治疗可采取跖屈20-30°使用短腿石膏固定6周,远期功能疗效与手术相似,并发症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跟腱断裂主要常采用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治疗功能恢复快,运动恢复高。
速看
有了小儿急性喉炎怎么治
常规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方法是西药治疗:解除喉梗阻,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给予激素促进喉部水肿消退,并加强给氧、解痉、化痰等治疗;中药治疗:利咽消肿,清肺止咳,泻火解毒。
速看
导致跟腱断裂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跟腱断裂病因:除直接暴力导致的跟腱断裂外,间接暴力导致跟腱断裂的机理是当踝关节处在过伸位小腿三头肌突然发力引起。引起跟腱断裂的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激素的使用;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既往的跟腱损伤或病变;感染、系统性炎性疾病;高血压及肥胖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