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是一组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治疗原则:1.尽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2.对症和支持治疗,防治各种感染;3.血浆交换疗法;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5.顽固,重症者全身放疗.用药原则:1.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对大多数多发性肌炎有效,为治疗本病首选,一般主张早期以大剂量冲击,中剂量巩固治疗,时间不少于3个月,小剂量维持时间不应短于2年.2.对于伴有溃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不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以及经正规激素治疗3个月,肌无力和肌痛仍无改善者,均应改用或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甲氨喋呤),对合并恶性肿瘤者尤合适.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以及血浆交换治疗对本病有治疗作用,但需较高的医疗费用.4.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对合并感染者,应尽早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该病及早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只要及时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单纯多发性肌炎可望预后良好,伴发恶性肿瘤和多种结缔组织病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