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2.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3.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4.消瘦,乏力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5.腹部包块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建议你!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1.外科治疗手术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对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减轻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梗阻.2.姑息治疗对于不适合做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黄疸,一般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无条件者可做外瘘(胆囊造瘘或胆管外引流)减黄手术,多数病人能够短期内减轻症状,改善全身状态,一般生存时间在六个月左右.3.综合治疗胰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尽管手术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常常发现较晚,而丧失根治的机会,因此需要对胰腺癌进行综合治疗.迄今同大多数肿瘤一样,还没有一种高效和可完全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案.现在的综合治疗仍然是以外科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并在探讨结合免疫和分子等生物治疗的新方法(1)放射治疗胰腺癌是对放疗敏感性较低的肿瘤(2)化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或者为预防术后复发,均可进行化学治疗.对胰腺癌的化学治疗是期望着能降低术后癌的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3)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包括免疫与分子治疗.随着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这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因为像胰腺癌这样的难治肿瘤,必须发展一些全新的方法来治疗:①基因治疗:多数仍然停留在临床前期,少有进入临床Ⅰ期或Ⅱ期试验.②免疫治疗:应用免疫制剂,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4)其他疗法胰腺癌属于对放化疗敏感性低的低氧性肿瘤,但对热敏感性增高.近年来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温热疗法得到了应用.常用的温度是44℃.但还需对加温和测温方法加以改进.4.对症支持治疗胰腺癌晚期,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出现脂肪泻者,可于餐中服用胰酶制剂以帮助消化.对顽固性腹痛,给予镇痛药,包括阿片类镇痛剂;必要时用50%~75%乙醇行腹腔神经丛注射或交感神经切除术.放疗可使部分患者疼痛缓解.还应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