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治疗成败的关键。本病患者除诉述众多躯体症状外,还有着漫长而无甚效果的就诊经历,情绪紧张而焦虑。
医生要特别有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对患者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对治疗抱有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接触技巧至关重要。
患者常表现依赖性、表演性及受到伤害的疾病行为,好抱怨或感到委屈。有的患者沉湎于痛苦中,习惯于对药物的依赖,有的甚至带有敌意或威胁,使治疗者处于被动地位或缺乏信心。
医生既要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又要引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既定的治疗目标和已获得的成果上,如睡眠改善、疼痛的减轻等。
要勉励病人将轻微的躯体不适如同正常感知的一部分,并与之和平相处。宜逐渐增加活动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心理治疗更为重要。
主要采取系统、个别的短程面谈的方式,每次至少分钟,疗程约个月。治疗的目的在于让患者认识到不良疾病行为,分析引发疾病的有关因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对生活事件及躯体病痛的正确态度。
认知疗法首先要让患者认识到,虽然病痛是他真实的感受,但并不存在器质生病变,对生命、健康不会带来任何威胁,要纠正错误的认知,重见正确的疾病概念和对待疾病的态度,学会与症状共存,要转移注意,尽量忽视它,并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精神动力疗法精神动力学派认为慢性心因性疼痛是一种情绪的反应,象征着患者好斗性的升华或失去心爱物的反应,疼痛能使压抑的内心找到寄托。
帮助病人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的心理冲突,对症状的缓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