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你好,很高兴为你答题,在较强如60~70dB的声刺激下可从颅顶记录到7个波形,主要为Ⅰ~Ⅴ波,分别由听神经(发出波Ⅰ、耳蜗核(发出波Ⅱ、上橄榄核(发出波Ⅲ、外侧丘系(发出波Ⅳ、下丘核(发出波Ⅴ)产生。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几个正常值如下:①各波的潜伏期:Ⅰ波的潜伏期约2ms,其余每波均相隔1ms。②波间潜伏期:即中枢传导时间,各波间时程用不同刺激强度仍较稳定,因此,可作为中枢性蹭诊断的可靠指标,多采用Ⅰ~Ⅲ波、Ⅲ~Ⅴ波和Ⅰ~Ⅴ波的测量,以Ⅰ~Ⅴ波最常用,一般小于7ms。
③两耳间波Ⅴ潜伏期比较:一般差别不超过0.2ms。④波Ⅴ反应阈:成人波Ⅴ反应阈一般高于行为测听阈15~25dB,因此可作为客观听阈测定;婴幼儿反应阈比成人高,但与其行为反射阈相对较低,这对聋耳的早期发现有较大价值。
1个月突发的声音会使孩子一怔(或惊跳),伴有手的挥动或伸展。如果正在熟睡,会睁开眼,同时哭叫起来。静卧时若听到突发声响会闭一下子眼。
哭闹时听到突发声响会停止哭泣闹。3个月睡眠时听到突发声响会双眼紧闭,手指乱动,但多数不会有全身惊动。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会使孩子转脸或转眼。
吵架声、哄逗声、歌声或音乐声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安、厌恶或喜悦的表情。5个月将闹钟靠近其耳边,听到滴答声时孩子能转头朝向闹钟。
能比较好地分辨熟人的声音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听到突发大声响,会全身一惊,紧抱大人或哭闹起来。7个月能够追踪声音。
听到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声音,能够立即转头寻找声源。对孩子说话或唱歌,他(她)会安静地注视,偶然还会发出声音来应答。
对隔壁房间发出的声音、室外动物的叫声或其它大声响也能主动寻找。9个月会发出嘎嘎笑声,会模仿动物叫声。对外界声音(如汽车发动声、行驶声、风雨声)表示关心(注意或转头向声源)。
开始理解不行、放下等否定性命令。对来、抱抱、再见等熟悉的语句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还能对细小的声音(如手表声)做出反应。
提问人的追问2010-8-3019:23:19请问您三个月脑干诱发电位没过强度95六个月可不可能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