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病初可以是斑丘疹,有时有痒感,以后颜色加深成为各种形态的红斑,可融合成片。有的可有水疱产生。与此同时患儿还可兼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反复发作的腹绞痛、呕吐、大便带血。
肾脏损害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可见到血尿、蛋白尿。重症病例可有肾功能减退。由于是全身的毛细血管炎,部分病人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局部的脑血管栓塞、出现抽搐或其他脑病变的相应表现。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既往病史、皮疹特点、相伴症状来判定。常做的化验检查如血、尿、便常规。此外,本病还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化验提示血小板减少)、急性感染所致的皮疹及一些复杂的胶原性疾病病的皮疹相鉴别。
过敏性紫癜较并发症是指可能出现的以下一些表现:像消化道出血,反复的出血可造成贫血,由于不能进食又可继发营养物质的缺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疾病的恢复。
大量的胃肠道出血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由于肠黏膜水肿、增厚,肠蠕动受影响以及某些小儿自身发育的特殊,部分小儿可出现肠套叠,表现为不能缓解的、剧烈的腹痛,果酱样大便,腹部可摸到包块,须立即施行复位。
否则会出现生命危险。据文献报道,患病后的肾脏穿刺提示100%的小儿肾脏有不同程度的受累,但临床上约三分之一的病人发生血尿和蛋白尿。
意见建议:过敏性紫癜一般分为热伤血络、瘀血阻络、气虚血亏3型,以热伤血络最为常见 (1)热伤血络证 证候:病程较短,紫癜色红或红紫,出没迅速,皮肤瘙痒或起风团,身热面赤,五心烦热,咽喉肿痛,口渴,溲赤便干,尿血,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方药:银翘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方中银花、连翘、地丁、川黄连清热解毒,犀角、丹皮、生地、赤芍凉血解毒,再配茯苓淡渗利湿,夏枯草清泻肝火。皮疹严重者加紫草、蝉蜕清热透疹;
皮肤瘙痒加地肤子、白藓皮;咽痛加牛蒡子;腹痛加白芍、甘草;胃脘不适加甘草、大枣;鼻衄加藕节、侧柏叶;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
蛋白尿加益母草 (2)瘀血阻络证 证候:病程校长,反复发作,出没迟缓,紫癜色紫暗或紫红,关节痛及腹痛,面及下眼睑青暗,皮肤粗糙,白睛布紫或紫红色血丝,咽干,舌体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祛风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生地滋阴凉血,此方可选加紫草、蒲公英、黄芩等清热透疹之品,以祛余邪。关节痛乳香、没药;
腹痛加元胡、川楝子;蛋白尿加益母草。 (3)气虚血亏证 证候:紫癜反复,迁延不愈。紫癜隐约散在,色较淡,劳累后加重,神疲倦怠,心悸气短,蛋白尿,舌淡红,薄白苔或少苔,脉虚细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凉血解毒 方药:八珍汤加味。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补血活血凉血,全方共奏具有气血双补之功。可适当加紫草、白茅根、茜草等增强凉血解毒之功效。
蛋白尿明显者加黄芪、益母草;尿血重者加女贞子、旱莲草。验方 紫草根30g每日煎服。红枣10~20个,煎汤服用或食用,每日3次。
中成药 (1)银黄口服液:每次10~20m1,每日3次。主治热伤血络证兼咽红肿痛热盛者 (2)银翘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
适应证同上 (3)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3次。适用于热伤血络证伴发热恶寒、皮肤瘙痒、关节肿痛及大便燥结者 (4)八珍益母丸:每次1丸,每日2次。
适用于气虚血亏证。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针灸主穴:曲池、足三里;备穴:合谷、血海。先用主穴,效果不理想时加备穴。有腹痛者加刺三阴交、太冲、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