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尿道结石形成环境:根据分析,尿道结石以草酸钙为最多,约占80%。有个别地区,尿酸盐结石也不少。这些结石多在酸性尿液环境中形成,磷酸钙结石(约占9%)则在碱性尿液环境中形成。
2:注意营养和膳食:不要大吃大喝,限制超量营养。因为大吃大喝多为高蛋白、高糖和高脂肪饮食,这样会增加形成的危险性。
平时应多吃些粗粮和素食,如果是尿道结石患者,结石治愈以后,对于草酸盐结石,患者为了预防尿道结石复发,应避免吃含草酸较高的食物 3:多饮水:养成饮水习惯。
多饮水可增加尿量,稀释尿中的结晶,使其容易排出体外。同时,即使已形成的细小尿道结石,也可及早把它从尿中冲刷出去。
有学者指出,最好每天饮水2500毫升以上,维持尿色清淡。如果当地的水源含钙量较高的话,更应该注意先经软化后再饮用,最好饮用磁化水 4: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尿道结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并直接关系到尿道结石的防治效果。
由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造成的尿路感染,最易诱发尿道结石,这些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变为碱性,因而尿酸盐易于沉淀而形成尿道结石。
同时细菌及其引起的脓块、坏死组织也可做为结石的核心而慢慢形成尿道结石 5:治疗引起尿道结石形成的某些原发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甲状膀腺腺瘤腺癌或发生增生变化)会引起钙磷代谢异常而诱发磷酸钙结石。
为此,患者应首先治疗甲状旁腺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