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感冒发烧是指感冒常常能引起发烧症状,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人,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感冒发烧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烧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退烧药,只需密切注意体温变化,当温超过38.5度时,就要及时吃退烧药了。感冒约有70%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一般在受到感染后1~3天便会出现鼻塞、喷嚏、流鼻涕、咽部不适、轻咳、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意见建议: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要保持室内通风。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的失水。
5、使用退烧药:当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或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