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吊瓶是应急治疗,不能治愈!如无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但要多运动,勤锻炼,加强营养,要开朗呀! 有明显症状的,必须给予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日常注意事项低血压患者一般伴有体质差,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需要加强营养,饮食要多吃营养高,补气血的食物。洗澡不宜过久,起床和坐位起身时,不要猛然起身,应慢慢起来,预防出现暂时性的大脑缺血和发生脑梗塞等。
适当运动,增强心脏功能,是解决血压低的毛病最重要的方法。从人的营养角度讲,血压偏低,应当吃点有血气的东西,比如,鱼,精肉。
可以考虑适当多吃干果,如核桃,香榧,松子,等。和高血压相反,饮食要多盐,多糖,以补充血容量,使血压增高。同时避免使用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
(一)按摩 1、用笔杆点按双手手背食指根部下面的“血压反应区”3~5分钟,每天1~3次。2、用拇指按压双手掌心中央的“心包区”3~5分钟,每天1~3次。
3、每天早晨起床后,用橡皮筋在双手中指与无名指第1关节上各绕3圈,1分钟后除去,每天1~3次。4、用橡皮膏贴在双手掌心“感情线”(又名“天纹,即上面的一条纹线)“头脑线”(又名“人纹,即中间的一条纹线)及“生命线”(又名“地纹,即下面的一条纹线),每天更换一次。
5、用拇指分别按压双手“神门穴”(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血海穴”(膝部髌内上缘上2寸)与“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各3~5分钟,每天1~3次。
6、用键身锤轻轻地叩击双脚脚底中央的“肾脏反射区”与左脚脚底“肾脏反射区”斜上方的“心脏反射区”各5分钟。(二)食疗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偏食,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 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肉桂、桂枝各5克,洗净后切薄片,与炙甘草5克同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200毫升,加盖焖15分钟,当茶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