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首先请您不要过于着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好奇心、求知欲望较强烈,他们需要通过感觉、知觉以及各种活动来探索世界,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概念。
所以孩子会相对活泼一点,这时不良或经常性的处罚,只会让孩子身心感到痛苦、很难帮助孩子认清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愿意诚心的配合。
所以建议您不要用打的方式 这里有几条建议供您参考(一)向孩子解释行为规范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和成人配合,可能是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醒孩子时.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的方式。
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成人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二)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孩子不听话时,常常是为了要引起成人的注意(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孩子常常用反抗(故意不听话)或其它不听话的方式(大喊大叫,使大人满足他的愿望。
父母对孩子这种不良行为,首先态度要沉着冷静、不慌张,最好的方法是暂时让孩子单独一个人,直到这样胡闹的行为停止或是态度好转才去处理。
这是弱化不良行为的方法,利用不响应坏行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态度。但成人要积极做的是,称赞、奖励好的行为,让孩子区别好与坏、容许与禁止。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可以用赞许的话来转移他的行为:我记得你是一个热心的小孩,记得吗,上次你帮我做了.在奖励和赞许孩子时,最好让孩子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不要只一味的称赞孩子:你好棒!你好乖!而是选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语句(三)对不好的行为进行严肃谈话,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心理产生恐惧,因此很难接受成人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说要纠正他的行为。
此时利用严肃的谈话,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的游戏或活动,请他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他的良知,思考自已的不当行为。
希望可以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