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甲胎蛋白(AFP) 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化学发光法、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
一般认为:定性法阳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持续8周,而谷丙转氨酶(SGPT)正常,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确立。
特别应用在早期亚临床肝癌的诊断并及时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肝癌手术、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疗等疗效及预后判断、动态测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意见建议:肝病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甲胎蛋白升高: ①正确对待病情,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肝病,就整天愁眉不展的,殊不知,情绪低落可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促使病情恶化。
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肝病患者至关重要。 ②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阻止或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 ③合理饮食。乙肝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应避免食用发霉的花生和豆制品,少食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和咸肉。
④禁烟酒。饮酒可以促使肝病患者较早发生肝硬化,增加肝癌的发生率。故肝病患者应无条件戒酒,白酒、啤酒都在禁忌范围之内。
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⑤不可过度劳累。劳累过度可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使肝炎病毒迅速扩散,加重病情。
⑥节制性生活。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应暂时避免性生活,此时放纵性生活,只能加重病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轻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止期的肝硬化患者可以进行性生活,但应控制频度,如青年人应每周1~2次,中年人应每1~2周1次,中老年患者应每月1~2次。
总之,肝病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应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⑦避免乱用药物。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许多药物都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
乱用药物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