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早在50年代以前,中外治疗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为主。据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并无益处,而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糖尿病治疗之一、人体免疫治疗 通过激发人体免疫入手治疗糖尿病是现在非常领先的方法!在学术期刊、市场推广文献中可以经常见到。
相关报道颇多。目前最领先的是日本进口的“几丁聚糖”为首选,通过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激发来治疗糖尿病取得非常惊人的效果 糖尿病治疗之二、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
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
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糖尿病治疗之三、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
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
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
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g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糖尿病治疗之四、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3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可供热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热能9kcal(37.74kj。
糖尿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
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kcal的热量计算,一天总热量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热量来自蛋白质,600kcal来自脂肪。
提供这些热量需供给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质,66g脂肪。 物理疗法 可以借助一些物理仪器进行物理治疗如(健康管理器)。
具体方法如下 1)对着胰腺,左前肋下与腰相对应各放置一个粘贴片 2)选穴配对方案:肺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急症及急救 首先判断病患属于以下常见糖尿病急症的哪一种 1、酮症、酮症酸中毒 (1)机理:由于胰岛素不足,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减少,导致体内脂肪分解加快。
酮体是脂肪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正常时在血液含量很少,几乎不被测出。当脂肪加快分解,血液中酮体大大增加,就叫做酮症。
这时血液就会变成酸性,称作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发生昏迷 (2)表现 ①易在患各种感染时或突然中止糖尿病治疗时发生 ②食欲减退、腹痛、恶心、呕吐 ③嗜睡、意识模糊、呼吸加深加快,呼气如烂苹果味,最后发生昏迷 ④化验检查:血糖很高,血中出现酮体,血液变成酸性 2、低血糖,低血糖昏迷 (1)机理 ①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口服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两种方法。
其结果都易使血糖降低。但如果运用不当,使血糖下降过多的话,就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②如果病人因为各种原因食欲不好,或根本未进食,腹泻、呕吐不止,但还按照平时的水平服用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话,不但出现低血糖反应,严重者还可引起低血糖昏迷 (2)识别低血糖症 ①心慌、冷汗、全身发抖 ②异常空腹或饥饿感、恶心 ③嗜睡、昏睡、头痛、精神不集中 (3)识别低血糖昏迷 ①之前有心慌、冷汗、恶心的感觉,逐渐昏睡,呼之不应 ②早晨起床时间,怎么也叫不醒,浑身发凉,可见出冷汗,但没有发现明显的生命体征的不正常 ③有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近几天进食不正常,或腹泻,呕吐、感冒发烧,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发展为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