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溴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脑膜瘤有多发性,约占1%~2%,可多达几十个,散在于同一部位,其中一个大的瘤结节,还有小的肿瘤,大如核桃,小如粟粒,幕上脑膜瘤远多于幕下.此外,脑膜瘤可与胶质瘤,神经纤维瘤同时存在于颅内,也可与血管瘤并存. 病因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 好发部位 依次为①矢状窦约占50%②鞍结节③筛窦④海绵窦⑤桥小脑角⑥小脑幕等. 分类〈其病理学特点分为以下各型:内皮型或纤维型,血管型,砂粒型,混合型或移行性,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一般将前5种归类于良性脑膜瘤的范畴,以血管型脑膜瘤最常发生恶变,多次复发者亦应考虑恶变可能. 临床表现 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恶性脑膜瘤的生长特性 细胞形态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生长快向周围组织内生长,发生转移等. 脑膜肉瘤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病情发展快,浸润性生长,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术后迅速发展,可见远处转移. 脑膜瘤依据部位不同,其特殊临床表现亦不同,以下特作略述 大脑凸面脑膜瘤,病史一般较长,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精神障碍,肢体动动障碍及视力,视野的改变,约60%患者半年后可出现颅压增高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癫痫,面及手抽搐,大发作不常见. 矢状窦旁脑膜瘤 瘤体生长缓慢,一般患者出现症状时,瘤体多已很大,癫痫是本病的首发症状,为局部或大发作,精神障碍表现为痴呆,情感淡漠或欣快,患者出现性格改变,位于枕叶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出现视野障碍. 蝶骨嵴脑膜瘤 肿瘤起源为前床突,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向眶内或眶上侵犯,可出现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散大;癫痫,精神症状,嗅觉障碍等.“结节脑膜瘤 视力视野障碍,80%以上患者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
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焦虑等精神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亦有患者以嗅觉丧失,癫痫,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就诊. 脑膜瘤 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嗅沟脑膜瘤 早期症状即有嗅觉逐渐丧失,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视力障碍,肿瘤影响额叶功能时可有兴奋,幻觉,妄想,迟钝,精神淡漠,少数患者可有癫痫. 桥小脑角脑膜瘤 此部位肿瘤以听神经瘤多见,占70-80%脑膜瘤,仅占6-8%,胆脂瘤4-5%,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面部麻木,感觉减退等.损害表现为:走路不稳,粗大水平震颤,患侧共济失调. 岩骨—斜坡脑膜瘤 常表现为头痛,但往往不被引起注意,Ⅲ—X颅神经受损症状明显. 脑室内脑膜瘤 因在脑室内生长,早期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不明显,就诊时肿瘤多已较大,常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同向性偏盲,对侧肢体偏瘫. 中颅窝脑膜瘤 №现为三叉神经痛,眼球活动障碍,眼睑下垂,复视,视力下降,同向性偏盲等. 小脑幕脑膜瘤 患侧粗大水平震颤及共济失调,视野障碍等. 海绵窦旁脑膜瘤 №现为头痛,视力视野改变,眼肌麻痹,三叉神经一二支分布区域疼痛. 枕骨大孔脑膜瘤 早期表现为颈部疼痛,手和上肢麻木,易被误诊. 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 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脑膜瘤的治疗 手术 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脑膜瘤切除需要把周边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不在复发,但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 肿瘤的确诊还需依靠辅助性诊断检查.诊断脑膜瘤,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颅骨平片,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不仅可以达到定位,还可以了解肿瘤大小和定性. 治疗预防 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检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恶性者可辅以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