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之阴阳俱虚,肾气化生不足,症见滑精早泄,尿后滴沥不尽,肾气虚小便次数多而清,腰膝酸软,听力减退,气短,四肢不温,脉细弱等,治以补肾为主。
肾虚一般分为三种:肾气虚、肾阴虚和肾阳虚,肾气虚的表现症状为夜尿增多,小便不畅、倦怠乏力、双腿发沉;肾阴虚的表现症状为腰膝酸软、耳鸣、口干,双腿乏力,午后容易出现低热;肾阳虚的表现症状则为精神不振、腰膝酸痛、四肢无力、畏寒等。
实际上肾气虚与肾阳虚是程度不同而已,肾气虚若没有得到改善,可以发展为肾阳虚;反过来肾阳虚经有效的治疗,可以转化为肾气虚肾阳虚补充肾气的一些药物,来调整。
比如说我们临床上就说一些常用的方剂肾气虚,右归丸,右归饮。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
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