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吃饱饭后,进入胃内的食物,要被胃进一步机械搅拌和粉碎,同时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后被送入十二指肠,进一步进入小肠,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在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胃的运动和肠的运动加强,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强.体内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肠部位集中,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于是胃,肠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导致流向头部和四肢的血液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自然感到困.还有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大脑内分泌的一种激素食欲激素,当一个人吃完饭之后,他摄取的大量葡萄糖会减少这种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从而让人感到困倦.人体内的食欲激素是由大脑视丘下部的神经元细胞分泌出来的,因为它能影响机体的摄食行为,并参与血糖代谢,因此被称为食欲激素.后来科学家还发现,这种激素还有疼痛感知,调节心血管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外它还参与人体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去年6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丹尼斯•博达科夫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人体内葡萄糖水平的轻微改变也会减少食欲激素的活动,并让人犯困.根据博达科夫的研究,不同食物造成的瞌睡效果也不同,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会大幅增加人体的葡萄糖水平,会使人更加疲倦嗜睡;
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效果则差得多.这种现象是不会影响到心脏的,平时注意多运动,饮食要营养丰富,心态也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