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时表现胸骨后和心能区绞榨性痛以胸骨中部、左乳头下方为明显有时可放射左肩和左前臂、剑实下、咽喉部右胸部有压迫感或表现为呼吸受阻的不适感。
不象表面受伤所致的疼痛 发作时因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表现各异。从仅表现为轻微呼吸不适到如火烧筷子置入胸内的剧痛各式各样。
有些人感到胸部烧灼感或麻木感。疼痛的强弱与疾病的轻重无关但严重的发作时多伴有出冷汗和呼吸困难 发作的诱因有快速上楼、抬重物、暴饮暴食、会议和演讲等精神高度紧张、受寒遇冷、作恶梦等等 上楼时或急行时或手持重物时引起的心绞痛称为劳动性心绞痛。
在休息或睡眠时发作的心绞痛称为安静时的心绞痛。其程度也是各式各样的轻者疼痛持续1-2分钟最长者一般持续30分钟以内。
重症者可有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丧失 如遇到象上述的病情发作时必须接受医师的诊治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与心肌梗塞的不同点就是使用亚硝酸剂(亚硝酸异戊酯舌下含服)时心绞痛立即缓解而心肌梗塞则无效。
心绞痛没有发作时大多数患者心电图无异常而心肌梗塞尽管没有发作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异常。治疗心绞痛发作时可使用亚硝酸剂。
一般情况下以自己感觉舒适的姿态坐着不动也会好转。但是发作以早治为好。选用硝酸甘油或四硝酸戊四醇脂后者采取舌下含服数分钟起效。
患心绞痛的人必须随身携带亚硝酸剂发作时应立即使用。如果放在身上时间长了药片潮化后没有效果所以要经常更换新药物。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平时我们说的冠心病多数是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 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
多数人形容其为"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部分病人感觉向双侧肩部、背部、颈部、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心肌梗塞为冠心病的另一种表现,它胸痛症状持久而严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该部分心肌因为没有血液供氧而坏死。
多数由于狭窄部分形成血凝块、粥样斑块破裂或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以下是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原则 (1)控制总热量,维持热能平衡,防止肥胖,使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范围内。
肥胖者合并冠心病较正常体重者多。因此,控制体重是防治冠心病的饮食环节之一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随着人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肉类、蛋奶制品等摄入增加,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脂的主要膳食因素,高血脂又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故应控制脂肪摄入,使脂肪摄入总量占总热量20% ̄25%以下,其中动物脂肪以不超过1/3为宜,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3)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
应适当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其适宜比例为: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占40% ̄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一半 (4)采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应以米、面、杂粮等含淀粉类食物为主。应尽量少吃纯糖食物及其制品 (5)多吃蔬菜、水果。因蔬菜、水果是维生素、钙、钾、镁、纤维素和果胶的丰富来源。
食物纤维果胶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6)少量多餐,避免吃得过多、过饱,不吃过油腻和过咸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3-5g (7)忌吸烟、酗酒、饮浓茶及用一切辛辣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