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为皮肤和粘膜因血管扩张.血浆外渗而引起的一种暂时性红斑和水肿反应、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因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药物2.感染3.食物4.环境因素5.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6.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起病常较急、皮肤突发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亦有水肿性红斑的;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
一、有的可达10CM直径或更大、有时在风团表面可出现水疱、疏散排列、能相互融合、形成环状、地形图等不规则形、风团常泛发全身、亦可局限.数小时后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有时一天反复发生多次有剧痒、烧灼感或刺痛感、极少病人有痒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当累及消化道时可有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累及喉头和支气管时可导致喉头水肿、出现咽喉堵塞感、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如伴有高热、寒战、脉速、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时、要考虑由急性感染因素引起 ≥病程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疾采短期内(数天至1~2周)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数月(1~2月)以上甚至经年不断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者一般全身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 此外、临床上尚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如 1.蛋白胨性荨麻疹:(急性蛋白胨过敏性荨麻疹)正常情况下、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胨容易消化而不被或很少吸入血液、但在一次食量过多(过食猪肉和海鲜)、同时精神激动和大量饮酒时、蛋白胨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入血而致病、出现皮肤充血发红、风团、伴头痛、乏力病程很短、只持续1~2日、且大部分可在1~4小时内消失属抗原抗体反应、其致病介质为组胺 2.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受寒冷刺激后在局部发生荨麻疹反应(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和红斑)的疾病本采分为两型:家族性或遗传性和获得性 〃1)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为物理性荨麻疹中最常见、可见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皮肤在暴露于冷风、冷水等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可持续30~60分钟、保暖后缓解贴水试验阳性 〃2)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不痒、可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和折细胞增多等贴冰试验阴性 3.胆碱能性荨麻疹:多发生于青年期、在遇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皮疹的特点为1~3毫米大小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多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倦瘙痒有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4.日光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暴露于日光数秒至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及风团、血管性水肿、持续1~2小时以女性多发 5.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在受到较重和较持久压迫4~6小时后发生、受压局部发生弥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疼痛斑块、累及皮肤及皮肤组织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续8~12小时有时可伴畏寒、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发病机理与激肽有关 6.血清病性荨麻疹:是由于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等)、疫苗或异体血引起皮损以风团尤其是多环形风团最常见、还可有中毒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样表现患者还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病等血清病或血清病样反应的症状尚可有心肾损害属一种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 7.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性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无明显的发病原因、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青霉素)引起也有认为与皮肤肥大细胞存在某种功能异常有关 治疗 找出病因、去除发病因素、是根治本病的方法但荨麻疹的病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常常难于发现、故大多数情况下常是对症治疗一些不能去除病的则应减少各式各样种促发因素、尤其是在物理性荨麻疹时应同时注意避免各种加重皮肤血管扩张的因素可给予 1.抗组胺药物:主要有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各种抗组胺药物的抗组胺作用在程度上是彼此不同的、而且它们具有的其他药理作用彼此也有差异;如寒冷性荨麻疹用赛庚啶效果好、热性荨麻疹用安太乐疗效显著、顽固性荨麻疹可合并应用H1和H2受体拮抗剂、以提高疗效 2.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急性严重或顽固的病例、如过敏性休克、血清病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等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或强的松30~40MG口服、此疗法一般不宜长期应用 3.抗生素:由感染引起者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尤其对胃肠道有明显或隐伏性感染而引起的荨麻疹 4.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常与抗组胺药同用 5.拟交感神经药:主要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尤其是有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时应用0.1%肾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注射、严重者可隔20~30分钟再注射一次 6.组胺球蛋白:是促使体内产生抗组胺抗体的药物、对慢性荨麻疹尤其对机械性和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周1~2次、6~8次为一疗程 7.其他:可选用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
二、氨茶碱、利血平、氯奎等口服、抑肽酶、6氨基已、硫代硫酸钠静点、心及组织疗法、自血疗法等 8.局部治疗:可外用安抚止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