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肺癌的诊断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蹭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但支气管腺瘤由于血管丰富,不宜作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以免引起大量出血.支气管镜检查尚可观察隆突和支气管的位置,形态,宽度和活动度,必要时采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尚有助于了解蹭的范围,切除术的可能性和肺切除的范围.
3,放射性核素检查 67Ga-枸橼酸盐等放射性药物对肺癌及其转移病灶有亲和力,静脉注射后能在癌肿中浓聚,可用于肺癌的定位,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90%左右.
4,细胞学检查 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起床后用清水漱口,从肺深部咳出的新鲜痰液或经支气管镜冲洗吸出的支气管内分泌物均可作为检查标本.多次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阳性率.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左右,因此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5,纵隔切开术 纵隔镜检查难于窥察位于主动脉弓水平下方左侧前纵隔的蹭情况.少数中央型肺癌病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术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考虑施行对身体创伤较少的纵隔切开术.
6,转移病灶活组织检查 晚期肺癌病例已有锁骨上,颈部,腋下等处表浅淋巴结转移或出现皮下转移结节者,可切取转移病灶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或穿刺抽取组织作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7,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近胸壁的肿块或浸润性蹭疑似周围型肺癌或弥漫型细支管肺泡癌应用其它诊断方法,未能明确蹭性质,病人的身体状况又不适宜作剖胸探查术的病例,可采用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
8,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方法检查和短期试探性治疗仍未能明确蹭的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作剖胸探查术.术中根据蹭情况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9,纵隔镜检查 主要用于判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的范围.经胸骨切迹上缘短的横切口,沿中线纵向切开颈部带状肌及气管前筋膜,用手指在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的后方钝法分离气管前筋膜,到达气管隆突区,然后放入纵隔镜窥察肿大的淋巴结.通过穿刺吸引或切取淋巴结供病理切片检查.纵隔淋巴结阳性者,特别是对侧纵隔淋巴结已有转移或未分化肺癌是肺切除术的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