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骨折被石膏固定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功能锻炼致使患肢肌肉萎缩;患某些疾病后长期卧床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肉萎缩.既然肌肉萎缩多由于肌肉废置不用或少用所致那么采取锻炼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改善和治疗肌肉萎缩.1.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锻炼的方法很多但为了达到眷增加肌肉的目的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量使肌肉迅速感觉疲劳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每次锻炼以能连续做10下为准如超过1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
或每次锻炼连续做二三下每下坚持6~10秒超过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如果仅是增加运动时间则只能增加肌肉里毛细血管的密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运动时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肌肉不易疲劳而不能有效增强肌肉.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锻炼方法是不适宜的.如下肢肌肉萎缩有人单用走路的方法去锻炼以为走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地增强肌力这会因肌肉松弛关节不稳造成关节损伤.又如有的患者采用手指滚动核桃和健身球的方法锻炼萎缩的上肢岂不知这样做只能增强手指动作的协调及手部肌肉的耐力而不能使手臂部肌力增强和肌肉增粗.肌肉萎缩的锻炼要有针对性哪些肌肉发生了萎缩就锻炼哪些肌肉.不要用降肌肉的运动来代替萎缩肌肉的运动例如不要以耸肩外展代替前臂旋转等.2.掌握好运动节奏.肌肉萎缩患者的锻炼在时间间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够的休息时间疲劳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营养物质也才能得到充分补偿并通过超量补偿使肌肉逐渐肥大.反之若锻炼过于频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强.因此锻炼要讲究节奏并非越多越好.3.掌握好运动量.锻炼时人们常选用哑铃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条方法.那么应选择多少重量的哑铃沙袋以及什么样的拉簧和橡皮条才合适呢这应根据各人的肌力基础而定一般应超过本人最大肌力的2/3.比如用最大的力能举起6公斤的沙袋并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假如原来的肌力太弱以致不能把患肢本身举起那么锻炼时除了患肢本身用力外还需外力给以帮助.如一上肢患采采用双手相握上举的方法用健肢带动患肢运动.伤病的肢体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会反射性地使肌肉放松使锻炼不能奏效.同时疼痛也可能是肌肉损伤的信号故在锻炼时应注意选择无痛的动作并对疼痛进行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