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有的地方也有猪头肥的说法.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伯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井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腮腺肿瘤的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方法.在多数良性肿瘤如腮腺区囊肿、血管瘤等可采取单纯性肿瘤切除术、多形性腺瘤由于其周围有多突起单纯剥离易复发及包膜不完整特点、故应做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不应作简单的局部肿块切除术、在我们统计的腮腺多形性腺瘤中有16例复发、有3例复发次数在3次以上、究其原因、多系70年代前行局部肿块剜除术所至、恶性肿瘤累及面神经者则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原则下、根据情况争取保留面神经主干及颞面干、以维护闭眼功能、必要时连同肿瘤全部切除.关于保留面神经的问题、有学者将恶性肿瘤切除后保留面神经、经用冷冻方法处理、破坏肿瘤细胞、从而维护面神经的功能、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根据我们的体会、良性肿瘤都应保留面神经、恶性肿瘤若未侵犯面神经、则应保存、如果面神经与肿瘤粘连较紧、或穿行于肿瘤之间、手术时不易分离、则主张切除受侵犯之一段神经、就近取耳大神经或取腓肠神经在手术显微镜下予以移植.我科进行了30例肿瘤切除术后面神经移植手术、经半年至一年随访观察、效果较为满意. 腮腺上皮样恶性肿瘤除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对放射线有一定敏感外、其他各种类型的肿瘤对放射线敏感性较差、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给予放射治疗①不宜做手术的病例、如病变范围太广、病人全身情况较差或拒绝手术等.②复发性手术而不能再做手术者.③手术切除不够完整、可能有瘤组织残存.放疗之最大优点是对局部瘤细胞有杀伤作用、而对病人全身情况影响较少、但其对远位病灶尚无作用、因此配合化疗、有较好的临床作用.邱蔚六1989观察顺氯铵铂(CDDP)治疗口腔颌面部癌瘤53例、腺癌一律单用CDDP化疗、鳞癌一律采用PVP方案即CDDP、长春新碱及平阳霉素联合化疗、腺癌有效率为3/8、鳞癌有效率为30/42.因此对鳞癌、未分化癌、某些腺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等可配合化疗、控制其发展. 腮腺肿瘤的预后决定于首次治疗方式和病理组织类型、一般来说、腮腺的上皮样恶性肿瘤、除去未分化癌、鳞癌、腺癌以外、其恶性程度都较低、治疗前的病程都较长、不像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发展的那样快、适当的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腮腺区恶性肿瘤也可发生肝肺转移.在我们随访的16例腮腺肿瘤复发病例、12例为多形性腺瘤性单纯肿瘤切除、这就说明多形性腺瘤的浸润性发生方式可因不适当的手术方式使肿瘤组织遗留而导致复发、而恶性肿瘤经彻底切除则可防止复发、甚至可以治愈、如我们随访的一例腺瘤、一例未分化癌、一例鳞癌自手术至今已分别为26年、28年、30年、现仍健在.腮腺肿瘤的预后与病人的免疫状况有关、新近研究认为涎腺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进行于近期预后关系的观察、结果为腺涎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前免疫功能较正常人和涎腺肿瘤及非肿瘤病患病人低下、治疗后随访未见复发的病例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接近正常值、涎腺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后免疫功能仍然低下者、提示肿瘤复发和转移、示近期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