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的特有生理现象。自青春期起,就与女性月月相伴直至绝经。除了初潮时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育不成熟以及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可以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在女性生育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应是规律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以及采取不恰当的手段减肥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月经失调,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女性的工作和生活。
月经不调是一个统称,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玻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传统中医的分型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小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
舌质淡红,脉细弱。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血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
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秀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脉细数。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小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弊或薄黄,脉弦或涩。
肾虚型: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
月经不调的几种常见原因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成年女性,特别是青春期少女,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注意修身养性,避免多愁善感和心情激动,以维持和稳定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保持月经周期的正常。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作息无规律,睡眠不足,或经期淋雨着凉,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的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过度节食者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
因此,追求身体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减肥。嗜好烟酒香烟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
每天吸烟20支以上或饮酒100毫升(高度酒)以上的女性中,因月经不调就医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经期失调的种类月经稀发:隔40天以上来一次月经,而且经量过少。月经频发:不到21天就来一次月经,且经量过多。月经过多:指经量过多或经期比正常情况下时间延长。
月经不规则:指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不多者。不规则性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不规则并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者。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
月经中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和排卵痛。自我检查要点1.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
2.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3.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超过8天以上。经期失调的相关检查1.先做妇科检查,了解有无生殖器官蹭,如卵巢肿囊、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糜烂等等,还要排除是否怀孕。
必要时还需行B超检查进一步明确。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月经失调,且是良性,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治疗,以及定期检查。如果药物治疗不奏效,则往往需手术治疗。
如果是怀疑有恶性蹭,如卵巢癌,当然应眷住院了。2.除了妇科情况,有些脑部的疾病也可导致月经失调。经相关检查后,如果生殖器官没有蹭,则月经失调的原因多数是内分泌紊乱造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激素水平来了解体内内分泌状况,并通过激素类药物来调节,通常的疗程在3个月左右。常规的治疗方法月经中期出血,只要出血量不多,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则可以不予处理。
如果偶尔出现月经不规则,并且出血不多,可以先从环境改变,情绪波动上找原因,通过稳定自身情绪调整生活习惯看是否能使之恢复正常,也可购买一些妇科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女金胶囊调理。
服药原则经前症状明显者:月经前浮肿、发热、头痛、失眠、乳胀或周期性精神病,经前腹痛或行经第一天腹痛的妇女,应该在经前5~7天服药,以调整月经周期,促使月经来潮,控制经前或行经之初症状的出现。
经后症状明显者:如在行经期间经血量少、腹痛或全身疼痛不适,经后头晕、目眩、失眠,应该在月经来潮时立即服药。月经日期不准者:月经周期短,经量过多的妇女,月经来潮之前先服药;
月经周期长,甚至延后数天难以掌握规律的妇女,在行经第28天后开始服药,逐渐调整月经周期。根据基础体温情况服药:基础体温单相,无排卵或排卵征象不明显的妇女,以全周期服药较好;
月经后期,基础体温提示排卵前期延长的妇女,月经干净后服药,以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基础体温提示黄体发育不全的妇女,也应该尽早服药;
基础体温提示黄体萎缩不全的妇女,应该掌握在排卵后及月经前1周服药。月经不调看似简单,调经治疗却比较复杂,调经药的服用时间是疗效好坏的关键。
病人应在初步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