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属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而镇痛作用较弱.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痛经等.本品因仅能缓解症状,消炎作用极微,且不能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红,肿,活动障碍,故不能用以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指导意见临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毒副反应,须引起大家的警惕.
1.肝脏的毒副反应.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甘胱谷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小叶中心性坏死,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
2.肾脏的毒副反应.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同样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特别是合用水杨酸钠或咖啡因时,更易损伤肾脏.
3.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长期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构成破坏,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4.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等.生活护理在以下几种情况服用扑热息痛会引起肝脏损害(1)过量服用.(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3—0.6g,每4小时1次,或每日4次;一日量不宜超过2g,疗程为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为镇痛不宜超过10天).(2)长时间大剂量服用.(3)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4)肝脏疾病患者小剂量服用也会损伤肝脏.(5)将它与其他含有扑热息痛的头痛,感冒药以及别的药物混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