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需要超前防治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不痛不痒,自以为无什么大碍,加之听说乙肝治不好而放任不管,偶尔检查却发现胆囊毛糙,肝脏光点增粗或者密集,有的甚至脾都大了。
这种肝脏结构的改变提示有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了,就是说,把原本花小钱就可以控制好的小病因为麻痹大意给耽误大了,真的是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其实,80%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肝细胞损伤却在隐蔽进展,并伴随着机体本能的抗损伤与自我修复。
但机体这种自发的保护性修复机制并非恢复原样,而是杂乱无章,哪儿有洞补哪儿,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向肝纤维化进而疤痕化(肝硬化)进展。
据此认识,只要是乙肝,不一定非要等肝纤维化指标齐备,确诊以后再治疗,因为,医者的天职是治好病而非追求诊断指标。因为,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也是越早越好,实验证明早期纤维化可被水或弱酸慢慢溶解,所以,在肝纤维化萌芽阶段就着手防治较为容易而划算。
一旦养虎成患后的粗大胶原纤维虽然也可能被蛋白酶和胶原酶缓慢降解,剩余的碎片甚至也可以被枯否氏细胞与内皮细胞吞噬而在细胞内降解,但毕竟十分缓慢而困难。
所以,放任发展的结果必然会造成花更多的钱财、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内经治未并防未乱的要义,就是要求超前阻断治疗以防坏变。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治疗不仅不会诱邪深入发生坏病,反而有防微杜渐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