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主要是原位癌)向浸润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蹭阶段而CIN主要病因如下: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近年来随着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蹭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HPV感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蹭发生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有致癌性HPV根据其致癌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Hpv16184556为高危型HPV313335等11种为中危型HPV61126等8种为低危型CINⅠ及亚临床HPV感染常为HPV611型CINⅢ80%为HPV16型感染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其细胞内染色体常伴有HPV基因的整合从而启动E1、E2基因导致病毒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的表达其后E6、E7基因编码合成多功能蛋白从而干扰细胞生长在1618型高危的HPV感染者起着重要的细胞癌变作用高危型HPVE6蛋白可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结合导致p53降解E7基因产物是一种核磷酸蛋白与肿瘤抑制基因retinoblastoma基因(PRb)产物结合导致其功能灭活从而影响其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宫颈微灶浸润癌的诊断标准虽经多次修改仍存在分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浸润间质的深度是诊断MICA最重要的定量定性标准国内外不同作者的标准不一测量的深度可1~9mm不等测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多数从基底膜开始测量也有从癌表面以垂直方向测量至癌的浸润尖端(柯应夔1992)关于间质浸润深度最初Mestwavdt以≤5mm作为诊断标准以后不少作者沿用此标准但发现MICA的淋巴转移率(1.2%)和死亡率很低(Hasumi等1986)部分国内外学者主张浸润深度应以≤3mm为界因发现Ⅰa期淋巴结转移大多发生在浸润深度3.1~5.0mm间也有认为≤1mm为好以体现既有间质浸润而又无转移2.肿瘤面积和体积Burghardt和Holzer曾提出体积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以500mm3为界早已被欧洲的病理学家所接受FIGO于1985年采用肿瘤浸润深度及宽度两个参数作为区别Ⅰa1及Ⅰa2及鉴别Ⅰb期的标准由于镜下测量技术、体积测量的复杂性及主观因素等有学者持反对意见目前FIGO关于水平浸润的诊断标准已被多数作者接受3.脉管(淋巴管和血管)浸润作为一个诊断标准意见不一多数认为脉管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Boyce等1981;VanNagell等1983)因此主张脉管内有瘤栓不应再诊为MICA但也有一些学者持否定态度(Simon等1986)Hasumi等(1980)报告135例MICA在6例脉管浸润中无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Coppleson(1992)收集几组报告证明脉管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浸润4.浸润间质的蹭形态(病灶融合)Fidler等(1959)首先提出病灶融合是与转移相关的一个参数相反有认为浸润较深时融合蹭常见但与发生淋巴转移似无明显关系Simon等(1986)认为病灶融合的概念含糊不清且带有较多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