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疾病,至少已有2500年歷史,正式的西方医学记录是在17世纪,中国的文献则在隋朝。scabies一字,来自拉丁文的scabere,意思是搔捉,而疥疮一字则来自甲骨文的“疥,指难以忍受的皮肤痒。
全世界每年有约3亿人感染(currProblDermatol22:105111,1995。疥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不到的小虫,人眼辨识力约在125微米到62.5微米,雌虫体长300到450微米,宽250到400微米,雄虫较小。
疥虫大小约0.4mm,刚好是人类肉眼的可见极限。寄生在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内,形成极痒的丘疹及缐痕,在晚上体温升高,成虫就会爬到皮肤表面交配,平均每分钟爬行2.5cm,交配后雄虫随即死亡,雌虫则钻入皮肤0.5~1cm产卵,但也可长达10cm,每天产2到3个,产卵期长达数周,约可产升60到90颗,雌虫寿命约2月(一说30天。
卵经3到4天形成幼虫,经17天成虫。成虫离开人体约可存活2~3天。疥虫在温度低时存活久且生育力犟(adv1989;11:512,冬天又是人口聚集时间,因此冬季疥疮较流行,但此现象在高纬度国家较明鲜,且限于44岁前族群(bjd:150:602。
疥疮在发展中国家有周期性,例如以色列的研究就发现有15年的恶化期及15年的低感染期,也就是30年一循环,此成因在以色列被归咎于周期性的战乱(IntJDermatol.37(8):586587,August1998。
其它国家也有类似10~15年流行期的报告,高峰期则维持2~3年,这样的现象也被写入皮肤科教课书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