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介绍一片文章给您看看重庆医学胃异位胰腺8例报告赵晶京 谭红 王振华 异位胰腺(ectopicpancreas)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异常疾病发生部位广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我院自1973年3月~1999年9月胃镜诊治胃异位胰腺共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35岁8例均经1~7次胃镜检查4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其中3例是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后病检1例为外科手术后病检其余4例均具有镜下胃异位胰腺的特征性表现随访5例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均有嗳气、上腹隐痛、胀痛、灼热感症状1例曾有黑便史1例伴有贫血症状8例患者肝、胆、胰、脾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肾功能正常1例患者大便潜血强阳性1例患者血红蛋白为76g/L余三大常规均无异常发现3例患者经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胃窦部息肉2 结果2.1 内镜检查 8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其中4例蹭位于胃窦大弯侧2例位于胃窦后壁大弯侧1例位于胃窦前壁大弯侧1例蹭位于胃角后壁大弯侧镜下表现为直径0.6~1.2cm半球形粘膜隆起表面光滑色泽正常仅1例表面粘膜稍充血7例隆起顶端可见肚脐样凹陷通过胃镜活检孔送入塑料管或活检钳可插进凹陷处1例粘膜隆起顶端未见开口2.2 病理结果及治疗 5例患者于第一次胃镜检查时用活检钳夹取组织病检报告为:慢性炎症其中1例直径1.2cm于第二次胃镜检查时用圈套器圈套粘膜下肿块再行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其余4例直径较小约为0.6~0.8cm未行电切嘱患者复查药物治疗以抑酸对症为主;2例于第一次胃镜检查时即行高频电凝切除这3例电切后病理报告均为:粘膜下异位胰腺组织;1例患者因粘膜隆起表面未见开口镜下活检病理报告亦为:慢性炎症内镜诊断胃粘膜下平滑肌瘤可能性大而转外科手术术中探察见胃窦前壁大弯侧息肉样隆起行毕Ⅰ氏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胃异位胰腺2.3 预后 8例中5例随访4例经病理确诊者均在其列3例行高频电切术患者于术后第二天即可进食无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消失食欲增加胃镜复查未见异常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十天出院但术后有胃排空障碍胃镜复查吻合口通畅粘膜正常1例仅以药物对症治疗者原有症状仍时有反复经5次胃镜复查蹭无明显变化3 讨论3.1 异位胰腺的发生及好发部位 异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aberrantpancreas、胰腺剩余(pancreasrest、副胰(parapancreas)或腺肌病是指发生于正常胰腺组织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与胰腺本身无解剖学关系但组织学类似其发生机制尚未肯定异位胰腺发生部位广泛最常见为胃、十二指肠和空、回肠的粘膜下层和肌层少数位于脐、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部、肠系膜、脾、Mchel憩室及阑尾极少数发生在横隔和食道[1]邹仲[2]等报告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距幽门6cm以内的胃窦大弯侧我院收治的8例4例位于胃窦大弯侧2例位于胃窦后壁大弯侧1例位于胃窦前壁大弯侧1例位于胃角后壁大弯侧也提示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大弯侧、后壁和前壁小弯侧少见与文献报告一致3.2 胃异位胰腺的诊断 异位胰腺无特异性表现诊断困难临床症状依部位不同而异产生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异位胰腺的压迫或因其分泌胰蛋白酶和碱性胰液的刺激所致但仍有大部分病例可终身无症状以往多依靠尸检或手术发现:Barbosa报告尸检18065例发现异位胰腺275例检出率为1.52%而上腹部手术发现率为0.2%国内3500例尸检发现10例检出率为0.29%[3]临床诊断多依赖于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但X线钡餐下很难与胃息肉、平滑肌瘤等病鉴别容易误诊本组中3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均误诊为胃窦息肉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异位胰腺的检出有所增高李学甫报告胃异位胰腺的检出率占同期胃镜检查的0.83‰[4]本组胃异位胰腺8例占我院同期胃镜44545例检查的0.18‰胃异位胰腺在胃镜下的特征为:
1、大多数位于胃窦大弯侧、后壁及前壁很少在小弯侧;
2、粘膜半球形隆起界限清楚周围粘膜光滑隆起表面粘膜正常中央有脐样凹陷及开口内镜下插入导管可作冲洗液淀粉酶检查或注入造影剂作造影检查异位胰腺的最终确诊需病理学依据显微镜下主要由腺泡、导管、和胰岛三种成分构成一般以腺泡结构为主胰岛少见我们体会由于异位胰腺常位于粘膜下单纯钳夹活检常不能取到胰腺组织而可能造成漏诊而圈套器电切能保证深度从而提高本病的病理诊断率本组4例得到病理证实者除1例为外科手术其余3例均为高频电切而另外4例单纯行钳夹活检均报告慢性炎症无一例检到胰腺组织我们认为胃镜结合粘膜下肿块高频电切有助于胃异位胰腺的诊断3.3 胃异位胰腺的治疗 由于胃异位胰腺受胃酸侵袭常易并发炎症、溃疡或出血有的可能发生恶变故一经发现多主张积极处理[5、6]传统多为手术治疗但创伤大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逐渐步入非手术治疗阶段1976年Yoshida首次报告成功运用胃镜下电凝切除胃异位胰腺1983年国内学者陈有荣首次报告用高频电切除2例由于电凝切除术直视、创伤小、并发症少而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三例行电切术均得到确诊随访无并发症但有学者认为对于深达肌层以下或直径大于2cm者电切应持慎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