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由国外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1、流行特点: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2、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3、病理变化:皮肤色淡似蜡黄、鼻孔有泡沫;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胸腹腔积水较多;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水肿.
4、防治措施: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由于本病常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除对死胎、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消毒外、还应给病猪投喂高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足够的电解质.生活护理:综合性预防措施是减少蓝耳病发病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为:①把好猪只引入关、加强检疫、杜绝引种及购买仔猪时从疫区带入病毒.②定期消毒、做好灭鼠、保持清洁卫生.③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猪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④密切注意猪群变化、发现母猪有流产、死胎、仔猪有呼吸道症状、公猪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进行必要的兽医检查、做出科学诊断、便于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⑤及时接种疫苗.一般情况下、未免母猪所产仔猪可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乳油剂灭活苗在12日龄时首免1/2头份、30日龄二免1头份;已免母猪所产仔猪25-35日龄接种灭活苗1头份;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均在配种前半月至1个月免疫1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