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和科研水平提高、公众器官捐献观念的转变、使得亲属器官移植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近日北京器官移植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专门研讨了亲属器官移植的学术和相关社会话题.从1988年至2000年、全世界共有137347例肾移植、其中活体肾移植的数量占30%.我国亲属活体肾移植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1999年全国共开展了5000多例肾移植手术、其中只有76例是亲属供肾的肾移植手术、不到总数的2%、2004年我国肾移植数量约有7000例、活体肾移植的比例上升至约4%、但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国外.根据专家们介绍、活体供者移植手术是从活体供者获取一个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移植给受者.一般可开展活体供者移植手术包括肾、肝、肺、胰腺、小肠五种手术类型.肾移植开展最多、由供者捐献自己两个肾脏中的一个;
肝移植也开展较多、由供者捐献肝脏的一叶;肺移植、胰腺移植极少开展;小肠移植仍处于实验状态.在器官严重短缺的现状下、亲属活体移植无疑为等待移植的病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亲属器官移植在父母、兄弟、姐妹、超过18岁的子女等近亲中进行、也可以在祖父母、叔叔、舅舅、姑姑、姨姨、侄女、外甥女、侄子、外甥和堂表兄弟姐妹等远亲中进行.在我国、活体器官捐献者必须年满18周岁、受者限于亲属和婚姻关系3年以上的配偶.目前世界上活体肾移植的最长存活时间为40年、高于尸肾移植的存活时间34年.由于移植的器官来自于降状况良好的供者、活体供者提供的肾脏受到损伤的程度较轻、因此肾脏的质量优于尸体供肾.对于活体供者移植手术、只要找到合适的供者、准备移植手术的时间只需要数星期.由于亲属供肾的组织配型适配率提高、组织相容性好、移植肾排斥反应率明显下降、所以亲属肾移植的患者的服药量比尸肾移植的患者减少1/3.由于服药量少、也降低了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虽然器官捐献是比较安全的、但仍有外科手术并发症带来的死亡危险性、如:麻醉过敏、肺炎、伤口或泌尿系统感染等.所以、供者是否愿意捐赠出自己的器官、完全撒于本人的意愿.。
在用药方案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直接影响到移植受者的存活率.临床实验证明、诺华制药发明的微乳化环孢素软胶囊—新山地明、在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使移植受者存活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移植受者.目前国内可进行肾移植的医院也挺多的~~只要儿子与母亲配型成功就可以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