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 鼻中隔弯曲如何治疗
病因(一)外伤外伤为本病的重要原因,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外伤史常早已遗忘.当时因鼻中隔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未全,故不显症状,以后随年龄增长始逐渐发展成为鼻中隔偏曲,成人也可因外伤造成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二)发育异常鼻中隔原由数块软骨组成,以后分别骨化,才出现骨部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骨和软骨的发育不均衡,而形成畸形或偏曲,或在鼻中隔各骨或骨与软骨之间的接缝处形成距状突或嵴.腺样体肥大,自幼张口呼吸,硬腭高拱者的鼻中隔发育受限,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三)压迫因素鼻腔内肿瘤或异物压迫,可使鼻中隔偏向一侧.症状(一)鼻塞交替性或持续性.单纯“C”形偏曲或峭突,多引起同侧鼻塞或交替性鼻塞.伴有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及“S”型偏曲,可能引起双侧鼻塞.(二)头痛偏曲部分压迫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三)鼻出血偏曲的凸面或嵴与距状突处粘膜变薄,而且常受到气流或尘埃的刺激,故常发生干燥糜烂,导致鼻出血.(四)鼻分泌物增多鼻中隔偏曲,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若继发感染刺激鼻粘膜,分泌亢进,多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若伴鼻窦感染,则为脓性.(五)邻近器官的症状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对应处,压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气化过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引流.日久可诱发鼻窦炎并产生各种症状.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可发生耳鸣及听力减退.(六)鼻衄偏曲的凸面,嵴或距状突处粘膜较薄,经常受气流及尘埃的刺激,则粘膜干燥,糜烂易发生鼻衄,但有时鼻衄也可见于偏曲凹面.(七)血管运动性鼻炎则症状加重手术矫正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唯一治疗方法.但若同时有鼻息肉或鼻甲肿大,应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若鼻通气改善,鼻部症状消失,偏曲的中隔也可不作处理.手术方法一般是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摇门式手术和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或成形术.指导意见检查鼻中隔软骨部偏曲诊断较易,高位或后段偏曲易被忽视.本病必须与鼻中隔粘膜肥厚相鉴别,以探针触之,后者柔软,且易压成小凹.检查时可见鼻中隔偏曲的各种类型,按偏曲形态分类,有“C”型,“S”型,嵴和距状突等.按偏曲部位分类,则有高位,低位,前段,后段之别.治疗凡有明显的上述表现之一,并考虑与鼻中隔偏曲有关者,都可作为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过去一直沿有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submucousresectionofnasalseptum),但由于手术野较小,畸形复杂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自六十年代以来,从鼻整形角度出发,提倡有鼻中隔成形术(nasalseptelreconstruction),效果比较理想.有如下情形之一者即应予以手术1,鼻中隔偏曲引起长期持续性鼻塞者.2,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鼻窦引流,引起慢性鼻窦炎者.3,因中隔偏曲致反复鼻出血或分泌性中耳炎者.4,因鼻中隔偏曲而引起反射性头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5,有鼻中隔明显偏曲的血管运动性鼻炎(结构性鼻炎).6,花粉症,常年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有严重的鼻中隔偏曲,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