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鼠类带毒传播,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简称出血热.此病主要的传染源是老鼠,有野栖的黑线姬鼠,家栖的褐家鼠,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的大白鼠,所以一旦搬迁,施工,环境脏乱,附近居民或施工人员就有可能感染上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出血热全年均可散发,秋冬季节增加,春季达到高峰.流动人口发病率较高,危房改造造成家鼠迁移,灭鼠工作和免疫预防措施不力,都会造成此病传播.多途径传播1,接触传播:病鼠的血,尿,粪,唾液有大量病毒,降人接触后,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这是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2,吸入感染:污染尘埃,病毒可自呼吸道吸入,但需要较大的病毒量和较长时间的接触.3,螨虫传播.4,垂直传播:自人的死胎或鼠胎中检出病毒,又通过螨虫卵传代.易误诊误治由于不少人还不认识这种病,所以发生出血热往往会被误诊误治,影响早期治疗,以致病危而不易救治.早期出血热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现象,最容易被误诊为上感,流感或感冒.出现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则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发热,腰痛,尿蛋白又被误诊为肾脏疾病.早期病状1,发热:38至40度,持续3至7天,一周以上也不少见.2,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3,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4,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眼结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5,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6,肾损伤: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肾功能下降.7,验血异常: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或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绣减少明显.8,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生活护理:预防有办法科学灭鼠与接种疫苗相结合是现在的主导预防措施.凡是发现人或鼠间有疫情的地区要强化集中反复灭鼠;
对10至70岁降人群要接种出血热疫苗.凡是拆迁地区,在搬迁前后各进行一次彻底灭鼠.一切流动人口聚集地,不管是建筑工地,还是集贸市场都必须灭鼠,注射疫苗.冬春季经常出差,旅游及野外作业人员,从事环卫,粮库,食堂炊事及接触实验动物人员也要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