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 卵黄囊增大
卵黄囊:胚胎发生体褶后,原肠则明显地分成胚内的原肠和胚外的卵黄囊,内包有大量的卵黄,卵黄囊的壁由胚外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形成.位于胚体腹方包围在卵黄外的具有丰富血管的膜囊.与胚体中肠相通的紧缩部分称卵黄囊柄.囊壁是由内层的胚外内胚层和外层的胚外中胚层组成.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富含卵黄,卵黄囊很大,有贮存,分解,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卵黄囊随胚体的增长及卵黄的消耗而逐渐萎缩,最终被吸收到体内,融合形成小肠的一部分.低等哺乳动物的卵富含卵黄,其卵黄囊相当发达;胎生哺乳动物的卵为少黄卵,其卵黄囊小且不含卵黄.人胚胎于第5周末,其卵黄囊与原肠断离,逐渐退化,至第7周,成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囊,残存于胎盘表面.人胚卵黄囊的发生也是重演系统发生的现象之一.人卵黄囊上的胚外中胚层在第3周便形成的许多血岛,它是胚胎最早形成血管和血细胞的部位,为早期胚胎(10周前)的造血场所,卵黄囊动,静脉将参与肠系膜动脉及肝门静脉的形成.由于原始生殖细胞最早也出现于卵黄囊壁,因而卵黄囊又是生殖细胞的最初发源地.卵黄囊也可出现于其他脊椎动物及软体动物头足类.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术近20年来,随着有效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对卵巢卵黄囊瘤患者开始试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持续缓解率,初治病例的存活率提高到85.2%,复发病例存活率为45.7一般主张术后应及时,足量采用PVB或PEB方案化疗4~6个疗程,VAC案可用于巩固治疗.在化疗期间,还要根据血AFP下降情况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和疗程%.如果对初治病例,手术后及时采用PVB或PEB联合化疗,并且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防止其复发,争取100%的存活率是很有希望的.具体的有以下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转移绝大多数局限在盆腹腔内脏器的表面淋巴结亦可有转移应用于细胞减灭术尽可能比较彻底地将肿瘤切除使残存肿瘤不超过2cm直径这种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否也适用于卵巢卵黄囊瘤?过去我们对待内切除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联合化疗或是化疗不足量肿瘤常常很快复发如果复发瘤比较局限体积不大也许单用联合化疗即可奏效如果腹腔内的复发瘤分布较广而多或是体积偏大仍需要手术切除以使联合化疗取得成功而满意的效果.第二种是化疗.以各种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60Co放射治疗胶体放射性核素腹腔内注射及单一烷化剂化疗试图减少卵黄囊瘤手术后的复发率提高存活率但均告失败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开始有了烷化剂与抗代谢药及抗生素类药的各种配伍联合化疗.预后,还需注意的是有些恶性程度比较高在VACPVB联合化疗应用以前预后极差,所以术后要随时到医院进行复诊,不要的话需进行化疗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