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首页
>
中医科
>
妇科
问
患者提问
得了慢性附件炎医生开了经带宁胶囊,这个药效果怎么样?
提问时间:2020-05-29 05:21
答
医生回答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
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您的这个药物是中成药来的,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带等作用,用于:妇科炎症,月经失调等问题。效果总体不错。具体看个人体质的吸收等问题决定。
相关问答
热门
腰部搬重物伤了疼痛并且身子往左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考虑可能是腰肌劳损引起的,可通过MR检查了解清楚情况,至于治疗可考虑中医理疗配合针灸处理的。多注意休息及清淡营养饮食,不要熬夜、劳累,不要吃辛辣肥甘厚腻食物。建议配合医生调理,有利于身体健康。请评价一下我的回答与建议,谢谢!
速看
人工流产的害处有哪些啊
人流的危害对于女性还是很大的,可能当时不觉得什么,但是极有可能会影响女性的一生,因为人流就是刮宫手术,这样极有可能会导致子宫穿孔,严重的会导致卵巢的早衰,以及一些尿路感染或者盆腔感染或者是膀胱炎等,所以尽量的还是不要做人流,即使必须做也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做才行。
速看
人流后1个多月了还没来大姨妈
人流后30-40天来月经的话也还是正常,注意放松心情为好注意饮食营养,以后如果来月经的话还是得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上是对“人流后1个多月了还没来大姨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速看
您好,请问现在产后22天,恶露不尽可以服用阿胶吗
恶露持续大概在分娩后3个星期左右排干净,也有一些身体较虚弱的妇女会延至六星期才干净。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恶露”仍然不停流出份量也没有减少,则称为“恶露不净.与身体虚弱有关,多为气虚血瘀或血热.可能导致局部和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等。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用温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溶。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可食鸡汤、桂圆汤、大枣汤,鲜藕、梨、黄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慎食生冷、辛辣之物。试试产后恶露膏。
速看
14岁患病,母病,可能是遗传,14岁脚踝疼痛,肿胀,医院诊为
半月板损伤后,急性期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内侧后外侧关节间隙有压痛,严重者不能行走。
速看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于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却温煦,筋骨失却濡养,同时由于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的起点,若长期做旋转前臂和伸屈腕关节的劳动和运动,可使肱骨外上髁部肌肉筋膜遭受慢性牵拉性损伤,甚则撕裂,而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本病。此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效果好,早期采用手法、针灸、药物治疗。晚期或反复发作,可采用小针刀疗法。理筋手法治疗:患者坐位,前臂旋后,医生一手握患肢腕部,另一手掌贴于皮肤上,从前臂至上臂,来回做抚摸手法10余次,并外擦舒活酒,然后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成钳形,掌心及各指皆紧贴于皮肤上,从前臂至上臂外侧作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揉捏手法,再用拇指按压肱骨外上髁或肱桡关节间隙及周围,向上下左右做推拨手法1~2分钟。亦可同时掐揉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针灸治疗:以痛点或其周围取穴,基本取穴肘髎、曲池、手三里、压痛点,配穴加下廉、偏历。亦可用梅花针叩打患处,再加拔火罐。中药治疗:宜养血荣筋、舒筋活络,内服舒筋汤,外敷定痛膏或用鲜生姜汁加白胡椒末、细辛末敷贴患处,亦可用海桐皮汤熏洗。小针刀疗法:应用疏通剥离法、切开剥离法、横行铲剥法,治疗1~3次。个别患者炎性肿胀明显者,配合局部封闭1次。
速看
患者患胃弥漫性淋巴瘤腹腔淋巴结转移能
淋巴瘤出现转移说明是晚期了治疗的话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转移的情况来定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又可以配合西医治疗如在手术放化疗期间配合服用中药单方含量16%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利用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起到增效减毒的辅助治疗效果家属除了协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外还应多做患者心理抚摸让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更多问题可以把具体情况告诉我我帮你分析一下C6
速看
最近一直上火嘴唇起泡和牙龈肿痛反复交替
目前的症状特点主要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口腔黏膜改变,上火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建议每天保证绿叶蔬菜500克,每天饮水1500毫升,严格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通过生活方面的调理,促进口腔黏膜代谢。
速看
肚脐上面一点隔一段时间就痛
就患者的疼痛位置来看,如果疼痛发作时是阵发性疼痛的话,可以考虑属于肠痉挛的表现。这多是由于着凉或者饮食不当引起的。如果患者平时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或者大便比较稀薄的话。可以考虑是脾虚引起的。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先去医院做下腹部彩超的检查,看看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如果检查正常的话,需要找中医去诊断下。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多会发现病因。可以请中医根据患者本身的体质来开药调理。平时饮食注意要清淡,不要吃油腻辛辣和生冷的食物。
速看
接触性皮炎怎么治?可以治愈吗?
1.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必要时以他药代替。用药力求简单,防止交叉过敏。2.抗组胺药物。3.中药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