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肌桥,就是较长段的冠状动脉走行于心室壁肌肉内,在心脏收缩期管腔受挤压后,使该段血管的管腔狭窄及冠状动脉痉挛。
总检出率为5.4%~85.7%。一般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小于75%,临床不出现症状,心电图改变不明显,可以服用血管选择性钙通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滞药进行治疗,不要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如果狭窄大于75%,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即心肌松解手术。在肌桥的近端,可能由于血液湍流的原因,易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和多排螺旋CT均可清晰显示肌桥,从而明确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为心脏收缩期冠状动脉某一段血流受阻甚至完全消失,舒张期血流受阻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根据收缩期冠状动脉受压后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级,狭窄lt;50%为I级,常无症状;
狭窄50%~75%为Ⅱ级,可有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症状;狭窄gt;75%为Ⅲ级,多有心绞痛症状,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电图对冠状动脉肌桥的诊断常不准确,部分病人可以完全正常,部分可有轻度T波改变。多排螺旋CT可见心肌组织覆盖于冠状动脉上,但不能判断血管受压程度 按照心肌桥的分级:Ⅰ级不需特殊治疗。
Ⅱ级先用β受体阻滞药(如倍他乐克)治疗,其药理机制是减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对心肌桥段壁冠状动脉的压迫,同时可减慢心率以减少壁冠状动脉受压变窄的次数和总时间。
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行外科切断肌桥纤维手术治疗。Ⅲ级一般主张手术,手术有两种方式:一是心肌松解术;二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曾有人尝试用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治疗肌桥,但发现术后再狭窄率较高,而且术中有冠状动脉破裂的凶险并发症。故总的来说更倾向于非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