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如果治疗不当往往会得到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的结果。建议首先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腹泻。
如果是细菌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在大便常规化验三次阴性后才能停药,不要过早停药,以免形成抗药性。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反复时,应及时做大便培养,了解细菌种类及有无抗药性。
如果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果是病毒性腹泻,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和止泻剂,可酌情服用肠粘膜保护剂,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注意记录大便的质与量、是否呕吐、尿量是否减少,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病情轻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多次食用口服补液盐,脱水严重的宝宝则需静脉补液;
可适当服用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控制腹泻。一般在几天内自愈。饮食应该以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早期症状明显时应给予流质饮食,如温开水、淡盐水、米汤等。
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糊等,少食多餐,避免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大便成形后可恢复普通饮食,控制好食量,避免油炸、辛辣刺激、多纤维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