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脑脊液侧卧位时为0.59千帕~1.77千帕(60毫米汞柱~180毫米汞技,若脑脊液压力低于0.59千帕(60毫米汞技)者,即为低颅内压综合征。颅内低压最突出的症状是头痛,头痛多位于额部和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项、肩、背及下肢放射,性质为钝痛或搏动性痛。其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当患者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剧烈,平卧或头低脚高位则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因此常被迫卧床不起。低颅压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后,脑脊液的“液垫”作用减弱,脑组织下沉移位,使颅底的痛觉敏感结构和硬脑膜、动脉、静脉、神经等受牵拉所致。此外低颅压性头痛还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检查可发现颈部有不同程度的抵抗。
1、病因明确者应针对病因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脱水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2000-3000ml/d)、穿紧身裤和束腹带,给予适量镇痛剂等。鞘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可使腰穿后头痛缓解。
3、药物治疗:咖啡因可阻断腺苷受体,使颅内血管收缩,增加CSF压力和缓解头痛。可用苯钾酸钠咖啡因500mg,皮下或肌肉注射,或加入500-1000ml乳化林格林液缓慢静脉滴注。
4、硬膜外血贴疗效是用自体血15-20ml缓慢注入腰或胸段硬膜外间隙,血液从注射点上下扩展数个椎间隙,可压迫硬膜囊和阻塞脑脊液漏出口,迅速缓解头痛,适于腰穿后头痛和自发性低颅压性头痛,有效率达97%。